公共屋邨人口稠密,現時香港共有約260條公共屋邨,全港人口近四成居住於屋邨內,不少也是屋邨長大的,人情味濃,氣氛也自然濃。每每在重要的假日節慶中,都會見到屋邨內的廣場、球場舉辦各適其適的慶祝活動。今年適逢是國家成立76周年華誕,屋邨慶祝國慶的氣氛更比過去的濃,內容更豐富,原因為何呢?
於9月3日,國家舉行了盛大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及閱兵儀式,展示了國家現代化軍事裝備及武器,向國際展示了我國的軍事硬實力。同時,今年亦是國家舉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展示了體育的軟實力,更是廣東省、香港及澳門首次共同合辦大型體育盛會,意義重大,香港更有逾1.6萬名義工參與,提供各項義工服務,全民參與。在地區、屋邨迎國慶的嘉年華會中,不乏見到以傳遞國家安全為主題的攤位遊戲,彈奏及表演具中國風的音樂、舞蹈。筆者亦出席了黃大仙區的慶祝國慶活動,配以迎全運AI三項挑戰賽,以新穎的運動體驗及競賽方式,響應全運精神,推廣全民健身,都是眼前一亮的新形式,內容豐富,受居民歡迎。
公共屋邨的另一特點,是獨有的公共空間。一些舊型雙塔式大廈,呈「井」字設計,花一點功夫,便可以成為一個「打卡」熱點。記得過去的國慶日,全港各區旗海飄揚的同時,位於觀塘區的順利邨,每層天井走廊處掛滿國旗,形成旗海,相當震撼,吸引不少人前來打卡拍照。若在大廈底層仰望天空,映入眼簾的會是一遍紅,相信會不期然在口袋中拿出手機拍照留念。這種獨特的屋邨設計,成為慶祝國慶活動的一個亮點。
今天在屋邨的角落處,隨處可見到旗海飄揚,甚至有個別屋邨設有旗杆懸掛國旗和區旗。筆者小時候居住在屋邨,成長於香港仍屬港英管治的時代,印象中並無國旗的觀念,更遑論慶祝國慶,與今日是截然不同的境況。時代巨輪的前進,香港轉眼間已回歸祖國28周年,在國慶嘉年華會中,看著手持小國旗的孩童們,將會是國家迎向新征程的重要力量。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