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公佈 「香港無處不旅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海外受訪者最喜歡生態觀光|傾向深度遊或具故事性的歷史古蹟及藝術文化景點|選擇加入地道元素的美食購物|旅遊界人士提出多項優化香港旅遊業發展之建議好客之道不容忽視

2025年5月4日

辦機構 JCIHK 總會會長王師堯指出,是次為香港首個問卷調查同時向港人及外國訪客探討香港旅遊的議題,別具意義。作為致力培青年領袖的國際組織,本會透過海外分會的網絡,蒐集海外人士對香港旅遊景點的評選,藉此說好香港故事;並為香港的旅遊業提供啟示及參考作用,推動香港成為真正「無處不旅遊」。

問卷調查主要透過網上進行,將景點分為五大不同類別,分別為歷史古蹟、生態觀光、美食購物玩樂、藝術文化及建築地標以便分析。

近半訪海外人士首選生態觀光 不再是傳統的食買玩

調查發現,受訪海外人士近半數首選生態觀光 (41.3%) 類別,其次為歷史古蹟 (18.1%) 及藝術文化(15.6%);有別於港人對遊客推薦的旅遊類別,港人傾向美食購物玩樂 (26.9%) 為首選、其次為生態觀光(24%)、歷史古蹟 (18.5%)。由此可見,訪港旅客的旅遊取向轉以生態旅遊為主,而不再是傳統的食買玩,香港人在設計旅遊產品時,應有所調整。

香港具訪客重視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優勢

當被問及揀選原因時,他們重視自然風光 (19.4%)、歷史文化價值 (16.3%) ,以及交通便利 (15.4%) 。香港在這三方面正好具備顯著優勢,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中西文化匯聚下造就的獨特歷史建築,同時相比在外國旅遊,各景點包括山徑都非常接近並容易到達,遊客可在較短時間內穿梭不同景點,不用太舟車勞頓,正好迎合旅客玩到盡的心態,對自由行旅客尤具吸引力,香港因此應向海外大力推廣本港旅遊具交通便利的優勢。

值得高興是海外人士認為香港的生態景點,三大選擇為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西(77.3%) 、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大澳 (68.2%) ,以及近期大熱的四徑 (40.9%)。

深度遊或具事性的景點獲較高評價

海外人士在評選歷史古蹟及藝術文化的景點時,他們會較喜歡深度遊或具故事性的景點。歷史古蹟的喜愛依次為前深水埗配水庫 (55.2%) 、孫中山紀念館 (44.8%) 及饒宗頤文化館 (41.4%) ;而藝術文化則為長洲 (44.2%) 、彩虹邨 (36.8%) 及九龍城寨公園 (33.9%) 。

立法會議員姚良, MH, JP 認同是次問卷調查結果,在預先錄影的短片中表示:「調查結果反映旅客喜好的轉變,旅客喜愛深度遊及具故事性的景點,結果有參考價值」。

海外人士首選渡小輪 海岸和海島旅遊具發展潛力

至於建築地標的選擇,香港人與海外人士的首二位為均為渡海小輪及天壇大佛,反映近期香港準備利用海島和海岸線資源,大力推廣海岸和海島旅遊的發展方向正確。在是次調查中,港人亦認同推薦遊客在維港打卡。

美食購物需加入地元素 切合訪客口味

有關食購物的選擇,海外人士首選為中上環地道美食,而香港人則會推薦蘭桂坊,可見遊客的美食購物口味已不斷變化,傾向加入地道元素,此點值得港人深思。

根據《香港旅遊業發藍圖 2.0》,過夜遊客中最受歡迎的 10 個景點,在是次調查中,香港人會推薦的三大景點為太平山頂 (27.3%)、尖沙咀 (16.3%) 及黃大仙廟 (13.6%) ;但海外被訪者的選擇依次為尖沙咀(22.7%)、太平山頂(20.4%) 及香港迪士尼 (15.7%)。

《活現香港》共同創辦及行政總裁兼是次調查顧問陳智遠,籌辦香港深度遊具豐富經驗,他回應是次調查結果時表示:「要做到『無處不旅遊』,首先是要深刻認識自己的旅遊資源,重新發現及發掘,所以今次這個調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次是要懂得說好自己的故事,並以創意及開創的精神,更好地善用城市的文化及綠色旅遊資源;最後是找方法保護獨有的文化旅遊資源,考量承載力,並建立合適

的地區旅遊文化。」他補充說,業界需要重新審視,建立新的旅遊主題及旅遊產品,以達致「無處不旅遊」。

專家建議透過教育及規範 促進生態旅遊健康發展

問卷調查結果印證綠色和海岸旅遊成為近年熱門的選擇,是次發佈會也就香港生態旅遊的發展進行討論。在對談環節中,生態旅遊專家綠恒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宇德指出:「旅遊是無可避免的社會行為,建議就生態旅遊進行教育及規範。目前,香港生態旅遊最迫切需要的並非僅僅是打造景點或基礎設施,而是從政策、法規、措施、教育、培訓及推廣六個層面進行思考和創新。」

香港旅遊業發展 有賴社會心打造良好訪客體驗

調查亦反映本土地道文化特色是吸引力之一,旅客喜歡捐窿捐罅走入社區發掘趣事。當談及旅遊業對社會的角色,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在新形勢下,香港旅遊業肩負說好香港及中國故事的責任;社會亦期望透過龐大的訪港旅客數目,拉動疲弱的本地經濟。接待旅客是所有人的事,現代旅遊是希望感受當地的人情味、煙火味,再兼顧上述眾多責任下,如何發揮支柱行業拉動服務業經濟,是社會上下需要同心協力的課題。」

JCIHK 接待海外姊妹分會 堅守好客之道

旅遊業跟各行各環環相扣,要做「無處不旅遊」,「好客之道」是重中之重。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擁有 114 個國家及地區的國際網絡,自創會 75 年來累積了豐富的接待外賓經驗。總會會長王師堯分享好客經驗:「外國與香港會友交流時能夠直接感受香港最真實的文化,因為人是社會的核心,當然我們也會帶他們四處遊覧,品嚐地道美食,本會堅守好客之道、以心待人,令訪港的海外會友有賓至如歸的體驗,藉此說好香港故事」。作為訪港旅客,國際青年商會澳洲總會總會會長 Atlanta Lloyd 讚賞香港可愛之處,到處都帶來旅遊驚喜。

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舉辦一系 75 周年慶祝活動,包括今日(5 月 4 日)「香港無處不旅遊」問卷調查發佈會,以及 5 月 5 日的大型晚宴。詳情請瀏覽本會網址:https://jcihk.org/。

關於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

國際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於⼀九五零年立,是⼀個匯聚及培育⻘年領袖及企業家的國際性組織,隸屬於國際青年商會(JCI)。

本會之宗旨是提供不同的發展及訓練平台予年人,讓他們有正⾯的改變。現時會員約 2000 多人,活躍會員年齡由 18 至 40 歲,分佈於 21 個分會,會員透過籌辦多類型有意義之社會⼯作計劃,從實踐中學習,繼而提昇管理能力及經驗,訓練自己成為青年領袖,為香港締造更美好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