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再駁謝偉俊的戀殖謬論】

2025年10月25日

現任選委界議員謝偉俊1023日在立法會上大放厥詞,筆者人在四川成都本已另撰文批駁,但有些觀點還未觸及,故再借天機傳媒平台,予以徹底批駁。

謝偉俊在立法會上的原話是:「與其搞好多錢落去搞啲所謂乜嘢熊貓旅遊,我哋夠四川鬥咩」這裡盡顯謝偉俊的格局低、認知淺和觀念局限。據傳媒報導,海洋公園熊貓館曾錄得以下紀錄:2025216日: 龍鳳胎「家姐」和「細佬」首度與公眾見面,當日參觀人數約5000人,創下了「大熊貓之旅」館的單日入場人次新紀錄。1999年,在首對大熊貓「安安」和「佳佳」到港後的3個月內,吸引了超過75萬人次入園參觀。再者香港有熊貓是香港眾多旅遊特色之一,並不是「單天保至尊」。謝偉俊提及的四川,也不是只有熊貓,而是包括有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以至春熙路太古里等等。執筆之時,筆者正和新疆的少數民族朋友去了成都的熊貓基地,看了大熊貓、小熊貓等。但我們也只是看了大半天,之後便去了成都動物園,因為南方有的動物和新疆的很不同。翌日我們便準備去看樂山大佛和逛寬窄巷子、武候祠和成都萊福士去。若成都真的如謝偉俊所言,只有熊貓可以看;那麼成都也只能讓旅客逗留一天而已。

至於四川有熊貓和香港有熊貓館的情況,也可以參考日本有櫻花和武漢大學也有櫻花作對比。日本的櫻花和四川的熊貓,都可以說是「發源地」。但這不影響武漢也以櫻花作招徠。但同樣武漢也不是只以櫻花來作唯一招徠。

謝偉俊又續說「反而搞吓啲殖民地旅遊呀,政治唔正確,好多人去麥當勞道影餐懵,嗰啲警署影餐懵,呢啲真係香港特色,香港歷史發生嘅事,值得我哋珍惜。」。「殖民地文化都要盡量保留,先可令香港繼續發光發亮,做到香港『一國兩制』下,一個不朽城市」香港確實有過155年殖民管治的歴史,有不少這樣的街道名字以至一些建築留下來,包括銅鑼灣維多利公園的女皇銅像等。但我們不應像謝偉俊所言以「政治唔正確」來令香港「繼續發光發亮」。香港被殖民管治的歴史是一段令愛國港人傷痛的歴史,英國殖民者在155年裡對港人的遏制打壓,罄竹難書,其窮凶極惡的程度,超乎大家想像。這方面可以參考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吳海傑去年出版的名著:《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1842-1997)》吳教授以其法律專業和對檔案的細緻翻閱,揭示香港在被殖民管治下的政治審查。

執筆之時,傳媒正報導香港維港又會有4個高大型沖氣雕塑,其中有港人的集體記憶:多啦A夢。若套用謝偉俊的邏輯,我們展出源自日本的動漫公仔,我們「夠日本鬥咩?」這4個雕塑是來自不同年代和地區的經典,例如近年大熱的 LaBuBu等,雕塑最大呎吋高達 20 米,會讓觀眾耳目一新。這些雕塑還會組成最強卡通艦隊,在維港巡遊。這些都是香港盡力提供旅遊熱點的努力之一。若特區政府以謝偉俊的狹隘觀念看問題,一定會否決用日本和美國以至源自內地的卡通,因為我哋香港唔會夠「發源地鬥」。按謝偉俊的邏輯,香港可以說「什麼景點都搞不了」,只餘下「對殖民統治的眷戀」。這才是謝偉俊最該被狠批的地方。

香港確實被殖民管治,但誠如上海和武漢也被殖民管治過,有過租界一樣。上海和武漢不會以殖民管治歴史來「發光發亮」,不會戀殖;而是作為一個歴史來展示,也不忘批判一下殖民管治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痛。以謝偉俊議員的狹隘,謝偉俊放棄爭取連任,對香港是好事。因為完善後的立法會,需要的是有格局、有視野、有正確歴史觀的議員,也不會妄自菲薄,把一切非源自香港的旅遊熱點視為「冇得鬥」,然後甚麼都不做,只會戀殖。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