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勞工權益還是亂港工具?揭蒙兆達的亂港圖謀

2025年5月19日

近期香港外賣及交通行業的勞資糾紛,引發了社會對基層勞工權益的關注。然而,這些原本正當的訴求卻遭到了國安潛逃犯蒙兆達的刻意利用和政治操弄,企圖將單純的勞資問題轉化為分裂國家的工具。

2024年以來,香港交通和外賣行業確實面臨諸多挑戰。的士業界受到網約車加入市場競爭,導致數十名車主到政總請願;Keeta外賣員則因平台調整政策,先後在荃灣和九龍城區發起罷工,提出提高單價及改善派單機制等訴求。這些行動本質上反映了基層勞工對公平待遇的合理訴求,值得社會關注和理解。

然而,被香港警方通緝的蒙兆達近日高調介入,試圖將這些行業糾紛政治化。作為前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長期從事反中亂港活動,其真實面目早已暴露無遺。2021年9月,為逃避《香港國安法》制裁,蒙兆達潛逃至英國,並成立所謂「香港勞權監察」,以監察勞工權益為幌子,實則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2022年6月,他出席境外組織會議公開抹黑中央及特區政府;2023年7月,被香港警方國安處發出100萬港元懸紅通緝令;2024年6月,更被列為「指明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潛逃者」,特區護照被撤銷。這一系列事實清楚表明,蒙兆達絕非真正關心勞工權益的人士,而是披著「工運」外衣的亂港分子。

蒙兆達的「聲援」,堪稱當今社會的「惡魔之吻」。歷史已經反覆證明,凡是被蒙兆達「關注」和「支持」的群體或運動,最終都難逃被政治化、污名化的命運。他的「支持」並非真心幫助,而是刻意將單純的權益訴求轉化為政治工具,讓無辜的勞工成為其政治圖謀的犧牲品。那些被蒙兆達「親吻」過的行業或團體,往往陷入更深的困境,訴求被扭曲,最終適得其反。誰與蒙兆達沾上關係,誰就會落入其精心設計的政治陷阱,不但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陷入不必要的政治漩渦。

蒙兆達此次針對Keeta罷工的高調發聲,不僅聲稱支持外賣員的「對抗行動」,更揚言「繼續抗爭」,完全暴露了其政治圖謀。他試圖利用勞工的不滿情緒,誇大社會矛盾,通過社交平台放大事件影響,製造香港社會不穩的假象,為其「國際線」亂港策略服務。這種手法與其過往在職工盟時期如出一轍:利用勞工訴求,煽動對抗情緒,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最終服務於其分裂國家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Keeta平台實際上已對外賣員訴求作出積極回應。平台表示配送服務費根據時段、距離等因素調整,並推出獎賞計劃,超過九成外賣員曾獲額外獎勵;同時將意外保障金額從55萬元上調至100萬元。這些措施顯示,平台並非完全漠視員工訴求,而是願意通過合理溝通改善條件。然而,蒙兆達卻刻意忽略這些事實,試圖將罷工塑造成「反抗壓迫」的政治運動,誤導外賣員及公眾。

真正關心勞工權益,應當遠離蒙兆達這種「惡魔之吻」,通過合法渠道、理性表達訴求。讓勞工訴求遭到蒙兆達這類人物綁架,無異於自陷泥潭,不僅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將自身推入危險境地。歷史已經多次證明,被蒙兆達「關注」的行業和群體,最終往往損失慘重,訴求被扭曲,聲譽受損,甚至引來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香港的繁榮穩定來之不易,任何試圖將勞工訴求政治化、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都應受到全社會的警惕和抵制。蒙兆達的亂港陰謀註定失敗,勞工權益固然重要,但絕不能成為分裂國家的工具。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擦亮眼睛,識破蒙兆達等人的政治圖謀,堅決拒絕其「惡魔之吻」,共同守護香港的穩定發展。唯有如此,香港社會才能在理性討論的氛圍中,真正解決勞工面臨的實際問題,推動各行各業的健康發展。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