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為改善交通燈號管理,進一步推動智慧交通,試驗並逐步推行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實時交通數據,靈活分配車輛與行人的綠燈時間,減少擠塞,提高行車與行人過路效率。
傳統交通燈號系統一般依照預設時間運作,無法根據實時車流和人流調整綠燈時間,導致道路使用效率較低。為解決這問題,運輸署在交通燈號控制路口加裝感應器,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不同行車方向和時段的車流與人流數據,計算最合適的燈號時間,從而平衡行人及車輛的需要。
例如,當感應器探測到行人等待過馬路時,系統會即時調整燈號,延長行人綠燈時間;反之,當行人離開馬路後,系統會重新分配行車綠燈時間。同時,若某條道路暫無車輛通過,系統也可取消該道路的綠燈,縮短其他車輛的等候時間。
自2022年起,運輸署在東涌八個聯動式路口進行試驗,利用中央系統收集交通數據並計算最佳綠燈分配方案。當有大量車輛由九龍駛往東涌市中心或香港國際機場方向時,系統會為主要行車線串聯相關路口,持續「開綠燈」以加快疏導車流。
試驗數據顯示,安裝系統後,車輛通過有關路口的平均時間減少約5%至10%,顯示該系統能有效提升交通流量調度效率。
由於東涌試驗取得成功,運輸署計劃將系統推展至交通流量較高的灣仔及銅鑼灣等繁忙路口,進一步測試多路口聯動的調控效果。此外,署方將於2026年起分階段將系統應用至全港約50個合適的獨立交通燈號控制路口,整個項目預計於2027年完成。
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無須額外人手操作,既能為市民提供便利,又獲得專業認可,榮獲2025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出行獎---智慧交通」優異證書。
為支持更多技術方案,署方已在東涌建立測試平台,邀請本地創科公司及其他企業試驗各自的算法與技術,並與學者及國內企業進行技術交流,期望引入更多創新科技,提升香港的智慧交通管理水平。
運輸署將繼續善用科技,收集更多實時交通數據,不僅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具效率的方案,亦可利用大數據進一步優化交通管理,推廣智慧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