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法會以壓倒性多數否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令人矚目的是,岑子杰作為黃營代表,法案遭否決後不但沒有一如既往批評政府,反而罕有地於社交媒體公開感謝特區政府「願意提出草案」,認為今屆政府展現了承擔與負責任。黃營代表人物主動肯定政府,正好有力粉碎外界對特區政府「不作為」、「無誠意」等無理指控,彰顯政府施政的開明與負責。
長期以來,部分反對派和外部勢力不斷抹黑特區政府,指責政府對多元聲音「充耳不聞」,甚至將一切社會矛盾歸咎於政府「冷漠無感」。然而,事實勝於雄辯。今次特區政府主動回應社會訴求,提出具爭議的法案,並經過公開、透明的程序提交議會審議,充份展現了當局面對多元聲音的包容和坦誠。即使草案最終未能獲通過,黃營代表人物岑子杰亦不得不公開肯定政府展現的誠意與承擔,社會公道自在人心。這一事實,已經有力駁斥各類對政府的偏見和攻擊,令所謂「政府不聽民意」的指控不攻自破。
此外,事件亦徹底擊破了長期流傳的「立法會橡皮圖章」論調。草案經過充分辯論,最終以71票反對、14票贊成、1票棄權被否決,清楚展現議員對重大議題能夠獨立審議、依法履職,體現了制度的制衡與多元。這個結果不僅證明立法會並非外界抹黑所說的「按政府指示行事」,更反映出香港議會制度的健康和活力。正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所言︰「這畢竟是立法會行使基本法下負責審議、制訂法案的職能和權力,立法會議員是反映社會各界和市民意見的代議士,既然議員認為條例草案未能反映現時香港社會主流意見、未能凝聚共識,政府會尊重立法會的決定和投票結果。」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岑子杰曾引述民調指有六成市民支持有關登記,但最終草案依然未能通過,反映立法工作必須建立在更廣泛、深入的社會共識之上,不能僅僅依賴單一數字作為推動依據。事實上,該民調的樣本基數是否充足、調查方法是否科學,以及結果是否具代表性,均值得進一步審視。這一點亦提醒所有倡議者,推動社會進步須以理性溝通和充分磨合為前提,逐步凝聚社會共識,方能為香港構建更和諧、多元的發展基礎。
事實證明,今屆特區政府以民為本、開誠布公,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無懼外界雜音。黃營人物由過去一味對抗轉為理性肯定政府,正說明特區政府施政日益獲得認同,亦反映社會各界正理性看待議題。未來,香港要繼續團結一致,排除雜音,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共同推動社會和諧進步,實現長遠繁榮發展。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