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英國收緊庇護政策 港人組織憂或陷「暫時身份」】

2025年11月20日

英國政府本周宣布收緊庇護政策,建議難民申請永久居留權的居住期門檻由現時的 5 年大幅增加至 20 年,並將難民身份由永久改為臨時,有效期從 5 年縮短至 2 年半,並且每 30 個月需接受審查。若落實,英國將成為歐洲要求居住年期最長的國家。

根據英國內政部公布的改革建議,難民身份將不再自動延續,申請人需定期接受審查,若政府認為原居地「安全」,可要求其返回。永久居留的門檻亦大幅提高,意味申請人需在英國生活更長時間才能獲得穩定身份。合法入境者的居留要求亦由 5 年增至 10 年,反映整體移民政策趨向收緊。

新政策同時涉及生活支援安排。政府建議削減現有的 S95 支援,並要求有工作能力或資產者自付住宿費用。雖然庇護申請人普遍沒有工作權或難以動用海外資產,但政策方向顯示英國政府希望減少對庇護者的經濟援助,強調「自力更生」。此外,庇護申請人未來或需證明居留對英國社會「有利」,才可獲得長期身份。

事實上,英國近年在 BNO 簽證計劃上亦有多項調整。原本的「5+1」途徑,即居住滿五年加一年即可申請永居,曾被視為港人移居英國的重要渠道。但英國政府近年多次檢討相關政策,包括提出延長至「10+1」、上調申請費用及移民保健附加費,並要求申請永居需通過更高難度的英文考試。內政部官員亦曾在國會辯論中「口誤」提及「遣返香港人」,引起港人憂慮身份保障並不穩定。

目前,英國政府的庇護政策改革仍屬建議階段,尚待國會審議。但港人組織普遍認為,若新規落實,將對在英港人政治庇護申請造成深遠影響,並呼籲申請人盡早尋求法律及專業支援,以確保案情能被清楚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