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監獄條例》及其附屬法例《監獄規例》,確保在囚人士在羈管期間得到穩妥、安全及健康的環境,無疑是世界上極具完善性的法律制度之一。最近,《監獄規例》進一步作出修訂,優化在囚人士的待遇及羈管環境,展現了香港致力於公平執法及尊重人權的決心,同時鞏固了為在囚人士提供穩妥、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羈管環境的承諾。
而《監獄規例》的修訂,是基於國家安全及懲教院所管理的實際需要,並旨在加強對在囚人士的管理,具體包括規管探訪權、廢除候審在囚人士穿著「私服」及享用「私飯」的安排,並強化懲教人員執法權力,當中尤其針對過去6年因「私飯」問題引發的300多宗違紀事件而提出。規例的修訂不僅進一步加強保安、秩序及紀律,有效震懾在囚人士的違規行為外,亦符合國際監獄管理標準。
《監獄條例》規範下,香港懲教署致力於為在囚人士提供穩妥、安全、人道和健康的羈管環境,這與世界上一些監獄形成鮮明對比。例如,美國某些監獄長期被批評過度擁擠、環境不衛生,甚至缺乏基本醫療服務。而香港在設施、管理及醫療服務方面展現了極高標準,體現了其對人權的高度尊重。
香港懲教署在醫療服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根據《監獄規則》中所訂定,所有在囚人士的健康問題均由駐院醫生負責,並確保每日提供適切的醫療服務。如有需要,更會轉介至公立醫院進行專科診治或手術,充分保障在囚人士的健康權利,反映出香港在這方面的專業和人道精神。
早前,黎智英多次於獄中感到不適,懲教署迅速安排醫生診治,並全程跟進其健康狀況,確保其病情得到穩妥處理。此事不僅彰顯了懲教署對每位在囚人士健康的高度關注,也體現了在羈管環境中,個人健康權利仍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障。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香港懲教系統在應對突發情況時的專業性和人道精神,踐行了對在囚人士「穩妥、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羈管」的承諾。
與香港相比,世界某些地區的監獄環境令人憂慮。例如,美國愛達荷州最高安全監獄因環境惡劣而屢遭批評。該監獄因過度使用單獨監禁、醫療服務延誤及牆壁污穢等問題,曾引發囚犯集體絕食抗議,凸顯其與人道標準的脫節,甚至曾被《美國安全雜誌》評為「全美15所最差監獄」之一。而香港的懲教院所不僅在硬件設施上達到國際標準,並在人性化管理和關懷方面更勝一籌,成為全球監獄管理的典範。
懲教署不僅致力於提供安全穩妥的羈管環境,更積極為在囚人士創造更生機會。2024年,懲教署更設立「立德學院」,旨在提升在囚人士的德行、文化素養及技能,協助他們重返社會並找到更好的工作,並提供包括國民及道德教育、心理輔導、生涯規劃等多元化課程,為在囚人士提供學業支援。
香港的《監獄條例》及《監獄規例》不僅確保在囚人士的安全與健康,更致力於推動他們的更生與發展。這體現了香港社會對人權的尊重和對更生理念的實踐。即使犯錯被判刑,香港的懲教系統仍致力於為在囚人士提供穩妥、人道且充滿希望的羈管環境,讓他們有機會以嶄新姿態重新融入社會,貢獻社會。這樣的制度,不僅是香港的驕傲,更達至國際水平,為全球監獄管理樹立了典範。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