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紫荊文化集團主辦,大同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校長會聯合承辦的東莞教育文化考察交流團順利開展。考察團在兩天內走訪多所教育及文化機構,沉浸式感受東莞在教育發展與文化傳承創新領域的蓬勃活力,行程緊密,收穫滿滿。
考察團首站來到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走進校園,考察團成員們深切感受到學校為港人子弟提供的優質教育環境。據了解,該校開設的 DSE 課程特別照顧到學生實際需要,硬體條件甚至比一般的香港中學優越。離開學校後,考察團前往剛推出的「匯智雲城」。作為大灣區內新興的新型產業園區,匯智雲城憑藉龐大的園區規模與新穎的建築設計,給考察團成員留下深刻印象。當天下午,考察團還到訪虎門外語學校。該校優質的校舍建築與齊全的教學設施讓人眼前一亮,成員們發現學校能做到從幼兒開始至高中,全面照顧到基礎教育的整全發展需要,堅持「看見童年‧預見未來」的教育理念。夜幕降臨,考察團前往「33 小鎮」,考察期間,一行人品嘗了椰子雞火鍋,並享用了臘味、窩蛋牛肉煲仔飯等特色美食。此外,還實地探訪了原為 「世界工廠」 核心區域的舊工業區,見證了多棟老舊廠房經改造後,成功轉型為文化創意新地標。目前,該鎮內餐飲與零售商鋪分布密集,且萬聖節相關的節日氛圍已頗為濃厚。各類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的餐飲品牌匯聚於此,獨特的菜品創意、新穎的經營模式以及充滿活力的消費氛圍,讓成員們感受到東莞夜間經濟與文化消費的時代創意和活力。
翌日,考察團次抵達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這是一所專門為支持東莞市高新科技發展而設立的研究機構,承擔著人才培養的功能。研究院院長及相關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考察團一行,並通過專業講解與實地展示,向成員們詳細介紹了當前光電領域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及實際應用發展情況,令成員大開眼界。隨後,考察團來到以商業方式活化的嶺南文化載體——西溪古村。這是一座保存完好、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傳統嶺南村落 。尹氏祠堂裡有不少非遺文化介紹展示,是扶老攜幼的娛樂消閒兼文化浸潤好去處。不過,考察團也注意到,古村內仍有不少祠堂尚未對外開放參觀,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文化空間得以活化利用,讓更多人感受古村的文化底蘊。考察活動的最後一站,考察團來到「又一味醬園」。在這裡,傳統醬油製作工藝得以完整展示,從原料選取到釀造過程,每一個環節都體現著傳統工匠精神。更令人驚喜的是,醬園還大膽創新,嘗試將醬油與咖啡、醬油與雪糕等不同品類進行跨界融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創意產品,既傳承了傳統工藝,又賦予其新時代的創新活力,這樣的創新實踐讓考察團成員們眼前一亮。
兩天的考察行程以教研為重點,考察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此次東莞之行收穫頗豐,不僅深入了解了東莞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發展成果,更在交流過程中獲得了許多對教育及文化的反思。活動最後,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校長會李靜雯主席衷心感謝對各接待機構及工作人員的細心安排與週到照顧,令是次旨在揉合學、教、研於一體的考察得以完滿成功。參與者表示,此次考察交流為今後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地區在教育文化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搭建了良好橋樑,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深入探索各地發展特色,共同推動教育文化事業邁向新高度。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