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地球自轉加快 今年夏季三日「超短日」將現身】

記者:盧立美

2025年7月14日


國際天文與時間觀測機構預測,今年夏季將出現三次「超短日」,地球日長(Length of Day, LOD)在7月9日、7月22日及8月5日將分別短於24小時,縮短幅度介乎約1.3至1.51毫秒。當中,7月9日或將打破去年7月創下的最短日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地球自轉速度最快的一天。

根據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系統服務(IERS)監測,自2020年以來,地球自轉出現異常加速現象。尤其在2024年7月5日,地球已錄得史上最短一日,當日長僅為86,398.34秒,較正常日短了1.66毫秒。

科學家認為,導致自轉加快的原因可能與多重地球物理因素有關,包括地球核心流動變化、大氣與海洋活動異常,甚至與月球軌道變動引發的潮汐力變化相關。特別是月球與地球赤道的相對位置出現周期性偏離,可能對地球自轉產生短期內的微妙影響。

雖然日長減少不足兩毫秒對一般人類生活影響甚微,但對依賴極高精度時間系統的領域,如GPS定位、衛星通訊、天文觀測及金融系統,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專家指出,若此趨勢持續,國際標準時間(UTC)可能首次在未來幾年引入「負閏秒」—— 即從時間系統中扣除一秒,以維持地球自轉與原子時間的同步。根據推算,最快或於2029年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