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下午4時,由CMG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與《堅料網》合作舉辦的“城心城藝·中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系列微紀錄片”全球發布儀式,在香港尖東千禧新世界酒店盛大舉行。此次活動匯聚了來自政界、文化界及社會各界的精英人士,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此次發布的系列微紀錄片旨在通過影像記錄和展示中國豐富的民間文藝資源,並強調版權保護的重要性。項目計劃在三年內,聯合全國30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的宣傳部門,推出雙語紀錄片及開展系列互動,向世界講述中國民間文藝的故事。首批拍攝地包括北京東城區、安徽黃山市以及河北蔚縣,這些地區因其獨特的民間文藝傳統而被選中。
正如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李忠先生在致辭中提到:“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這是五千多年來積澱傳承的文明根脈。”他指出,民間文藝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和發展對於弘揚中華文化至關重要。
發布會現場布置得溫馨而莊重,處處洋溢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出席發布儀式的嘉賓包括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部長賴建華、全國政協常委王惠貞、署理新聞處處長柯翠玲、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兼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李忠,國家廣電總局香港記者站站長王喜凱、中新國傳(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蕭蕭、署理觀塘民政專員陳慧珍等。
活動伊始,《堅料網》董事長吳承華先生首先致辭,他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本次合作項目的初衷與願景。“這個系列的紀錄片選擇以民間文藝版權保護為主題,是因為民間文藝是中華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寶,加上國家今年深入參與了全球版權規則的制定和落實,版權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以版權保護作為切入點介紹中國民間文藝,相信能達到更佳的效果。”吳承華強調,“這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會有更多配套的系列活動,全方位講述中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的故事,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傳播好新時代的中國聲音。”
隨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副局長致辭表示:“中國文化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表現形式,既可以在藝術殿堂讓人仰望,也能夠走進老百姓的家里。”他還特別提到,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增強市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他又提到紀錄片以雙語制作,讓外國的民眾也能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這不僅是文化的傳播,更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則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回顧了過去幾十年間我國在版權保護方面的努力與成就。“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自己國家的眾多知識產權作品版權產品越來越豐盛。”馬先生說,“加強版權保護既是對文化遺產的尊重,也是對當代及後代文化傳播的負責之舉。
中新國傳(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蕭蕭先生亦發表了致辭。他指出自2016年起,公司便聯合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及各界力量,積極探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於出版業、數位出版業、全民閱讀以及國際傳播與文化走出去等領域的應用。不僅開啟了技術與行業智慧深度融合的創新性探索,並獲得了多項獎項認可。此次活動中,他介紹了最新成果——反映中國民間文藝的紀錄片《城心城藝》系列微紀錄片正式發布。這些作品通過生動的鏡頭語言,將優秀的民間文藝作品、深厚歷史人文精神和立體的民間匠人形象展現在全球觀眾面前。「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記錄,能夠更真實、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魅力與風采。」馬蕭蕭說道。未來,智庫將繼續發揮其在文化出海方面的積極作用,開拓更多高效實踐,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是次發布會發布的首批微紀錄片生動地描繪了中國民間文藝的魅力所在:“一座城市的氣質,鐫刻在山水文脈的深處。一座城市的韻味,蘊藏在民間反應的年輪里。”紀錄片深入展示了北京東城區、安徽黃山市以及河北蔚縣等地的民間文化藝術,如景泰藍工藝、徽州木雕以及蔚縣剪紙等。
其中,活動特別邀請到景泰藍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劉東老師親臨現場,與在場嘉賓進行深入交流,氣氛熱烈非凡。現場展示的景泰藍內畫作品精巧絕倫,引來賓們駐足欣賞,連聲讚嘆劉老師深厚的工藝造詣。
活動期間,主辦方亦特別準備並免費派發官方精心打造的「黃山文創周邊卡牌」,進一步豐富了來賓的參與體驗,提升了現場互動氛圍。整個活動在一片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但留給人們的思考與感動卻遠遠沒有結束。這不僅是對過去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憧憬與期待。通過此次發布儀式,相信會有更多人關注並參與到中國民間文藝的保護與傳承中來,共同書寫新時代的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