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化與數字化深度交融的時代,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地區經濟增長與競爭力提升的關鍵驅動力。香港,作為中國極具特色與優勢的國際化大都市,在邁向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中,積極探索新興產業發展路徑,對實現經濟多元化、可持續發展以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意義深遠。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完成在港考察調研行程。在過去5日夏主任與社會不同界別代表會面及座談,包括特區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負責人;政府高層官員;愛國愛港團體代表;香港金融與工商界代表等。夏寶龍亦先後到過啟德體育園、香港海洋公園及南丫島,並參觀了國家安全展覽廳。行政長官李家超總結時,感謝夏寶龍對香港的關心、支持及重視,他說特區政府會全力以赴,包括深入踐行國家安全觀、尤其發揮兼具普通法及大陸法系的專業優勢、促進海外及內地企業資金與技術「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流動、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及深港河套創科園,引入新理念、新辦法,提速提效。李家超說,夏寶龍希望特區政府在發展方面可以拆牆鬆綁,他向對方匯報現屆政府上任後,在發展方面已修改6條法例,包括城規程序和其他與發展有關的法律,如果有再加快的空間,政府會再加快處理,希望在施政報告諮詢聆聽不同意見。
特區政府已就2025年《施政報告》展開公眾諮,筆者希望在此作出建議。在改革創新方面,筆者認為發展創新科技、文化創意、醫療健康、教育等或配合國家發展的產業絕對是正確之路,但筆者作為在內港發展自媒體事業,包括是:香港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自媒體聯盟成員及香港的主要代表、廣東省網路名人專委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員及香港代表、深圳市網絡大V聯盟成員、深圳市自媒體協會理事、中山市自媒体創作者聯盟成員、深圳寶安區網路人士聯誼會成員、百萬粉絲大V「寶安大V·夢天團」成員,也曾2023年深圳十大好網民等內地多個具影響力的獎項等最影響力個人創作者,以及作為多個國家級大型活動的網絡名人推薦官",希望借內地自媒體產業的成功經驗以及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重視與善用,為香港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成功範例,為香港發展多一個新興產業作出建議。
內地自媒體產業近年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成為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其他如微博、小紅書、B站為代表,眾多自媒體創作者藉助平台優勢迅速崛起,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帶來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些平台匯聚了海量的用戶,創作者們通過多元化的內容,如知識科普、生活分享、文化傳播、創意娛樂等,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成熟的商業模式,包括廣告投放、電商帶貨、直播打賞等。一些頭部自媒體創作者年收入可達數千萬元甚至更高,背後更是帶動了龐大的產業鏈,從內容創作、視頻製作、運營推廣到供應鏈管理等,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推動了經濟發展。
內地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重視與善用也是一大亮點。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包括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等。在自媒體領域,新媒體從業人員作為新的社會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重視。內地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培訓指導、平台搭建等方式,鼓勵他們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經濟社會建設。例如,組織新媒體培訓班,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與政治意識;舉辦自媒體創業大賽,為優秀項目提供資金與資源支持;搭建自媒體行業交流平台,促進信息共享與合作發展。同時,引導自媒體人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在社會輿論引導、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反觀香港,在發展新興產業尤其是自媒體相關產業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儘管香港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健全的法律體系,但在自媒體產業發展上相對滯後。本地變現渠道有限,導致自媒體創作者收入不高,難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其中;缺乏完善的產業生態,從內容創作到商業變現的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限制了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自媒體領域的潛力挖掘不足,未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為推動香港新興產業發展,尤其是自媒體產業的進步,筆者認為香港可從以下方面借鑒內地經驗:
1. 政策支持與引導:特區政府應制定針對性的政策,鼓勵自媒體產業發展。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為自媒體創業項目提供啟動資金和運營補貼;給予稅收優惠,降低自媒體企業的運營成本;出台相關法規,規範自媒體行業發展,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2. 人才培養與引進:加強與高校、職業院校的合作,開設自媒體相關專業課程,培養本土專業人才。同時,積極引進內地和國際優秀自媒體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吸引他們來港發展,帶動產業創新與升級。政府剛公布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落實推行30項措施,培養一大批「銀髮網紅」,配合推動措施又是否可以事半功倍?
3. 構建產業生態:搭建自媒體產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為自媒體企業和創作者提供集中辦公、資源共享、技術支持等服務。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完善內容創作、傳播推廣、商業變現等環節,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
4. 重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成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組織或咨詢委員會,加強對自媒體從業人員的團結與聯繫。定期舉辦交流活動,傾聽他們的需求與建議,為他們提供政治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創新活力。
筆者認為香港在發展新興產業的道路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潛力。「一國兩制」內聯外通優勢非常顯著,通過借鑒內地自媒體產業的成功經驗,重視並善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搭建新平台,在制度上勇於改革創新,如加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界別等。筆者認為定能在新興產業領域開闢出一片新天地,一些傳統產業式微、被淘汰或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異軍突起,我認為香港是時候應該從頂層設計中重新"洗牌"。這樣才可以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獨特的香港力量,將「一國兩制」實踐推向新高度,書寫香港繁榮發展的新篇章。“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証者、開創者、建設者。”
筆者在這5年多一直和一班熱心人在努力,就是希望為香港破局,為香港注入新動能。隨著小紅書落户香港,以及抖音直播正式入駐香港,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和大中華自媒體協會合作共同舉辦《直播賦能香港・跨界經濟新機遇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週年》活動,共商直播經濟如何重塑產業生態,為多元發展新機,助力香港傳統產業和跨界轉型與新經濟成長。筆者這亦將會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包括:各行各業的大中小企業,以及不同群體的自媒體人,為了更好地讓大家把握香港「直播新經濟」下的新機遇,我們舉辦"香港直播人才孵化計劃",以及分享香港自媒體人才職業素質。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得主楚原叔曾說過:「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能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愧」。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