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專題報導】【記協黑箱作業有前科,曾經資金暴脹卻利息微薄】

2025年7月15日

香港記者協會(記協)的換屆選舉被外界質疑其透明度以及內部操作的公平性,被批評為「運作模糊、財務不明、選舉神秘」,甚至被形容為一個「小圈子選舉」,選舉過程更出現候選人被阻參選的情況,《透視報》主編李敏妮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得到李敏妮授權使用)

記協聲稱代表香港新聞自由,但卻背離公平公開的原則,在選舉過程中缺乏透明度,甚至以「避免騷擾」為由拒絕外界監察。有評論認為,記協已經「徹底迷失方向」,無法真正代表記者權益,反而淪為一個封閉的「俱樂部」。社會需要的是一個公平、透明、專業的新聞環境,而記協目前的運作方式顯然未能符合這些待望。

李敏妮是香港《透視報》主編及資深傳媒人,因為「睇唔過眼」記協的混亂帳目,她曾於2024年2月行使會員權利要求查閱記協帳目,但遭到記協以「重重關卡」阻撓,過程缺乏透明度,外界質疑記協帳簿涉及不可告人的秘密。李敏妮及其團隊發現記協的財務報表存在異常增長,據《透視報》報導:

「2010年的利息收入更加詭異,當時記協的存款達537萬多,但利息只有$443。再看看2013年,存款增加至791萬,利息只有$540。2014年存款達911萬,利息突然大幅增加至$23,901。2015年,銀行存款只多了一點,約948萬,但利息竟然增加超過三倍,共$70,954。下一年,即2016年,銀行存款上升至逾$1000萬,利息沒有上升竟然跌至$15,283。最荒謬就是2017年,銀行存款$1130多萬,利息只有$628元!」

(資料來源: https://truereport.hk/2025/21/%e5%b0%88%e9%a1%8c/%e5%82%b3%e5%aa%92/38866/)

李敏妮原計劃在2024-25年度執委會選舉中參選主席,以便翻查多年帳目,揭露真相,但被記協一輪「黑箱操作」的手段阻止了她的參選。記協先是以「核實會員資格」為由,要求她提交收入證明,隨後在無實質證據的情況下暫停其會籍,最終更以「收到投訴」為藉口將她除名。2025年6月的執委會選舉中,李敏妮再次被阻參選,更單方面被記協指她的提名人撤銷提名,取消其參選權,甚至以「非法手段」取消其會員資格,確保她永遠無法參選。

(港台照片)

在過往的紀錄,記協內部運作早就備受質疑。時任記協主席陳朗昇曾經向傳媒表示,要投訴他的話,可以向他聲稱「獨立於記協執委會」的「選舉委員會」投訴,然而當時負責執行所謂獨立調查的選委會成員,居然與時任主席陳朗昇是朋友!其中一位更相信是陳朗昇的「死黨」,反映所謂的調查根本是「朋友查朋友」,何來獨立和公正?令人不禁懷疑記協又一次「黑箱作業、操控選舉」!

香港記者協會近期的換屆選舉被質疑缺乏透明度,內部操作被指背離公平公開原則,且因「小圈子選舉」及財務爭議逐漸失去公信力。記協若未能正視這些問題,可能難以繼續獲得業界與社會的支持。與此同時,與記協相關的《Channel WE》成立被受到注視,因為創辦人就是前主席陳朗昇。

(從YouTube截圖)

《Channel WE》是一個新成立的香港媒體平台,由前《Channel C》員工在經歷資方欠薪及公司倒閉後,成功獲得「白武士」支持而建立,並於7月12日正式啟動。該平台主要報道香港新聞,內容涵蓋YouTube新聞影片、直播新聞、即時新聞及體育直播。然而,平台的成立也引發爭議,包括對陳朗昇作為記協前主席的質疑,以及對其資金來源的關注。

從記協的內部爭議到《Channel WE》的成立,反映出香港新聞業界存在問題,尤其是選舉透明度與財務管理方面。記協被指背離了新聞專業原則,例如,過去十多年記協的存款由2006年300萬激增至2019年1300萬,但收入來源主要只是依賴幾百個會員的會費和年度籌款晚宴,令人質疑新聞背後已經受到商業控制,不再是持平的報導。更諷刺的是,記協聲稱捍衛公眾知情權,但自身卻透明度不足,連基本的執行政綱都拒絕向外界透露,試問如何服眾?

不管是自打嘴巴的記協,或是宣布成立即誠信打折的《Channel WE》,香港仍然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建立更公平、透明和專業的新聞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