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媒體瞞稅被查 反咬稅局騷擾】

2025年5月21日

香港經濟正面對寒冬,此寒冬更是遠比以往的更加寒風刺骨,不少人對於香港發展的現狀感到憂心,形同面對著外憂內患的經濟困境。困境除了是世界性的政治變局等外憂外,一些媒體公司更疑似刻意瞞稅,逃避公司應盡的社會責任,同時進一步打擊香港的財政,令內患更見嚴重。


字不會說謊,根據政府公佈的財務狀況數字,2024至25年度開支高達7,532億,但收入只有5,649億,連同政府發債的1,300億等,財赤仍錄得超過803億。事實上,面對此經濟困境,所有香港人都無一幸免,近年都要勒緊褲頭,與香港共渡時艱,但有一些有既定立場的媒體卻懶理香港困局,以瞞稅的手段自肥,難道這些媒體真的政治上腦?自以為獨媒就有免稅特權?


上,如有發現疑似有媒體瞞稅,香港記者協會「記協」理應主動介入了解,甚至應全力協助稅務局的調查。但有趣的是記協一聽聞此事,已立刻抺黑稅務局是大搞針對,不斷無理地質疑稅務局調查傳媒的動機,似乎又想將「政治打壓」等不實帽子扣到稅務局上。根據網上的報導,指自2023年11月起,有最少六間獨立傳媒機構或單位,包括《獨立媒體》、《法庭線》及《ReNews》等、另十多名新聞工作者被稅務局追查過去收入,涉及申報收入少於實際應評稅收入,須補繳少交的「短報」稅款或罰款,被追討金額每間機構或每人由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事實,上述有既定立場的媒體及其員工,過去的所作所為都絕非正常商業機構或者工會所作,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媒體是在為「誰」工作,從報導手法及發布資訊的時機,都仿佛是與美西外力眉來眼去,充滿默契。加上,很多收入來源亦沒有清晰的根據,作為香港稅務收入的把關者,試問稅務局又如何不介入調查呢。「記協」主席鄭嘉如更想借題發揮,竟指出擔心追稅會對傳媒人造成財政及精神壓力,對他們新聞工作造成騷擾,令他們無法專注新聞工作。此說法真的諷刺極了,大家都心裡有數,這些媒體過去何曾真的認認真真地做新聞工作呢?再者,「記協」過去一直堅稱作為媒體,是所謂監察政府的「第四權」。但現在身陷瞞稅案件受查中,「記協」又不滿被監察,難道「記協」是其身不正及雙重標準,怕罪證會被進一步揭露,所以只可監察他人但不可被他人監察。


鄭嘉如形容稅務局要求媒體或個人保存七年前的財務紀錄是十分困難,令他們難以應付稅務局的審查,她更無限上綱上線,將正常不過的稅務程序比喻成新聞工作者要花大量時間及精力應付稅局指控,更會致妨礙日常新聞工作。難道鄭嘉如認為媒體真的有特權?甚至連香港法例亦不用遵守?因為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第51C條,所有在香港經營的業務必須保存業務紀錄至少七年。所以,稅務局的要求是有理有據,絕非鄭嘉如口中的針對行為。


其實,媒涉及瞞稅或逃稅早有前科,「記協」曾在2023年11月底被稅務局要求補交2017/18至2022/23共6個年度的利得稅報稅表,其後,「記協」果然被追收超過40萬元的利得稅,足見「記協」本想利用混亂不齊的文件意圖矇混過關,欺騙稅務局以逃避稅項。主席鄭嘉如亦是本次瞞稅事件被調查對象之一,其行為也備受爭議,她於2021年加入「記協」執委,成為「記協」骨幹,並於美國《華爾街日報》擔任記者工作,期後她參選2024年「記協」主席選舉並當選主席,在她上任不足一個月,被《華爾街日報》解僱,她隨即指對方無理解僱向其施壓,更以私人去檢控前僱主,指《華爾街日報》有可能違反香港《基本法》及《僱傭條例》。

鄭嘉如身為記協」主席懂得為自己的權益打官司,卻對早前的網媒「Channel C」僱主涉詐騙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被捕一事,從未作出發聲譴責,而對「Channel C」的記者被拖欠薪金,漠不關心,隻字不提,鄭嘉如的做法明顯是自私,正正反映到「記協」是假正義,從未為傳媒機構爭取權益。從另一角度看,「Channel C」與「記協」亦確實有共通之處,就是以「呃」為先。「Channel C」就欺騙政府奪取支援企業的資助,而「記協」就欺騙政府意圖逃稅,真是同一個鼻孔出氣。


另外,「記協過往同樣有不少雙標的行為,早前一直受美國當局資助的「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表所謂的「新聞自由指數」,肆意抹黑香港新聞界,甚至乎將香港新聞自由排到最末的位置。「無國界記者」公然破壞香港新聞自由、抹黑香港新聞界同仁,「記協」卻沒有作出任何行動或譴責。

在反修例期間,示威現場均出現大量所謂的「記者」,往往都是將鏡頭聚焦在警方身上,阻礙警方執法。記協當時從未對這些自稱「記者」的人作出譴責,反而向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投訴警方故意阻撓傳媒採訪。此外又2021年至2023年間,時任「記協」主席陳朗昇使用主席身份多次接受「美國之音」及「自由亞洲電台」等有既定媒體的採訪,批評《香港國安法》。

以上種種的例子顯表現出獨立傳媒機構或單位的雙標行為歸根究柢都是自己利益先行,面對著「自己友」的呼救聲卻視而不見,置身事外。在瞞稅一事,筆者認為交稅是每個人都應該負上的公民責任,沒有人可逃避,獨立媒體也一樣並沒有任何免稅特權,不要以為政治掛帥則可以橫行霸道,更無稽地反指被稅局騷擾。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