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台灣國民黨新一屆主席鄭麗文就任, 她才55歲, 在本月18日黨內選舉贏了知名度更高的強勁對手, 前台北市長73歲的郝龍斌, 這個賽果頗矚目, 帶來幾個值得討論的範圍, 包括國民黨會否重振聲威、台灣島執政黨會否輪替和海峽關係會否改善。
重振聲威
試看日本『朝日新聞』、『產經新聞』等對張麗文獲勝的報導, 日媒大多集中寫:因為民進黨政權支持率目前低迷,今年夏天,由民間團體發起罷免「親中派」國民黨立委的行動,雖獲民進黨支持,但未成功、鄭麗文依靠強烈批判民進黨的立場,吸引了部份國民黨員支持、國民黨長期以來對中國採取較為和緩的立場,與民進黨的疏離政策形成對比、鄭麗文曾是民進黨成員,後轉投國民黨並成為批判民進黨的尖兵。另外, 台灣偏民進黨媒體較喜歡寫鄭麗文只是由39.4%投票率獲勝, 國民黨內對多屆未重奪執政權的焦急, 不得不來個大膽嘗試, 亦有重提她曾參加〝野百合學運〞的出身。
綜合來自有既定立場的評論, 對她的能力並未有讚揚, 反而偏向是趁形勢有利, 而取得主席之位; 但我們留意, 評論同時亦未能點出她的明顯弱點, 或者過去曾出現重大的過失, 這正好反映縱使偏民進黨的媒體, 都搜不出『破綻』, 證明鄭個人是具相當能力, 估計往後做好平衡黨內各派勢力, 在2026年的九合一選舉有進賬議席, 便將能為國民黨重整旗鼓。
政黨輪替
記得筆者在2018年在台灣高雄觀選戰,高雄市被譬為『地下三呎都是綠』, 結果國民黨韓國瑜直選勝出市長選舉, 藍營取下綠營老本不是夢。鄭麗文在勝選主席後, 民進黨賴清德未有依政治常規, 祝賀欠奉之餘, 更只透過發言人表示 “希望國民黨能回歸理性問政, 將於政黨之上, 共同面對當前安全的挑戰”, 該黨只是恃機去誇張島內安全問題, 繼續打恐嚇牌去討好民進黨的偏激支持者, 更加反映民進黨經已意識到支持票正在流失中。
另外, 鄭麗文已表示不角逐台灣領導人選舉,目前最被看好代表國民黨參選的是台中市長 64歲的盧秀燕, 六位主席候選人皆曾拜訪盧秀燕,展現良好關係, 盧一直未明確表態支持誰,但她的政治能量已在選舉期間累升。國民黨若能與第二在野黨民眾黨維持合作,將有望在兩年多後的選舉中重新執政。
海峽關係
鄭麗文主張重啟與中國的對話與合作,展現出積極推動兩岸關係的立場,顯示可能進一步傾向對中國內地友好路線。她在選戰中強調中國民族主義,表示「希望讓台灣人能夠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預期中國內地將進一步與展現出積極對話姿態的她接觸,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根據新華社報導,她於19日回覆中共黨總書記習近平賀電並表達「感謝」。她表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呼籲雙方在既有政治基礎上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社會安定繁榮, 人人安居樂業才是台灣人民的最終寄望, 但當前國際強國較勁環境下,台灣已擦亮眼睛, 過去所倚仗的美國已涉露了其吸乾台灣的晶片產業圖謀,民進黨卻任人魚肉, 當台灣人看穿美國醉翁之意不在台灣『生死』,只在台灣生財工具時, 此刻佔主流的『選擇維持現狀』的台灣人, 只要兩岸和諧、能讓他們享得安全感,可能會更傾向盡快支持統一。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