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正生書院斂財黑幕曝光 律政司依法清盤 斷絕「自私醜惡」亂象】

筆者:路見筆評

2025年9月28日

基督教正生會涉嫌詐騙及挪用逾五千萬元善款,律政司司長於2025年9月22日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將該會清盤,案件定於11月26日聆訊。事件標誌正生會及其屬下正生書院醜聞進入新階段,相關問題自2023年底警方展開調查以來,已陸續揭露董事會黑箱操作、包庇潛逃疑犯、漠視師生福祉等「醜惡」及「自私」行徑,嚴重損害社會公信力。

涉嫌詐騙及巨額資金外流

2023年底,警方接獲舉報,懷疑正生會涉嫌串謀詐騙逾五千萬元善款。2024年1月,執法部門拘捕四名董事(鄭天諾、劉振華、湯德崇、李永雄),並通緝三名已離港董事,包括創辦人林希聖(69歲)、書院校長陳兆焯(63歲)及陳友志(62歲)。調查發現,陳兆焯於2020年底透過社交媒體及傳媒高調籌款,訛稱書院財政困難,每月需三十萬元營運開支,卻隱瞞正生會當年實際收取逾四千五百萬元捐款,書院實際獲撥資金不足一成。更甚者,2020年至2023年期間,正生會十三度將逾五千萬元資金轉往英國及美國分支,涉嫌虛假陳述及詐騙。

警方經調查後凍結正生會賬目,該會賬戶內約有四百萬元流動資金及逾六百萬元書院資金。警方強調,只要潛逃董事配合更改銀行簽名,資金即可解凍並用於師生基本需要,但林希聖拒絕辭職,陳兆焯更一直聯絡不上,導致資金無法動用。有報道指,英國正生會坐擁逾三百二十萬英鎊現金,其住宅業主正是陳兆焯之子陳以樂,資金來源令人質疑。林希聖與陳兆焯被批評「一心斂財」,對事件始終三緘其口,漠視書院師生死活,行徑極端自私。

新董事會黑箱運作 包庇違規

2024年4月,林希聖及陳兆焯辭任董事,正生會由劉民和出任主席、蕭如發任副主席,組成九人新董事會。但新董事會同樣被指黑箱操作、違規運作,實際仍受林、陳二人遙控。董事兼書院校監崔康常透露,他與三名董事於2024年7月5日提出辭職,指新董事會至少有五人一切聽命於林希聖,架空董事會權力。崔康常更揭發董事會涉嫌向禁毒專員呈交虛假議程,訛稱已議決不追討英美分公司資金。

新董事會改組後首度會議即火速通過議案,拒絕追討林希聖及陳兆焯轉移的逾半億元巨款。2024年6月12日,董事會發表所謂「緊急聲明」,聲稱政府拖欠工程及社署款項,企圖誤導社會。崔康常指無任何實質文件支持有關說法,質疑只屬前董事「口頭指控」。7月5日更有林、陳二人雖已辭任仍「遙控」出席視像會議,策動停運書院,直接影響約十名學生及八名老師。董事會堅稱因警方凍結賬戶被迫停運,卻無合理解釋自4月至今未解決戶口簽名問題,充分暴露其運作不透明。

特區政府嚴辭譴責 決不姑息

特區政府多番嚴正譴責正生會行為「醜惡」及「自私」,批評董事會姑息包庇,對其徹底失去信心。2024年6月18日,政府明言董事會言行不一,疑有包庇逃犯之嫌:拒絕追討巨額資金、林陳二人仍遙控賬戶、未有提出切實可行方案解決書院問題。政府重申,無任何部門拖欠正生會款項,只要林、陳二人肯配合更改簽名,即可解凍資金,痛斥相關人員推卸責任、混淆視聽。

為保障師生福祉,禁毒基金於2024年3月緊急撥款逾一百萬元,協助學生完成公開考試並提供支援。政府呼籲潛逃人士盡快自首,將挪用款項歸還書院,並強調林希聖多次拒絕調撥資金,行徑極其自私。

清盤申請彰顯零容忍 事件警示業界

2024年7月,正生書院正式停運,師生陷困境,教師被拖欠薪酬,學生缺乏基本生活物資,部分供應商更被迫停供。2025年9月22日,律政司入稟高等法院申請清盤「基督教正生會有限公司」,案件定於11月26日聆訊,顯示特區政府對黑箱操作、包庇違規行徑「零容忍」態度。執法部門將持續深入調查,依法追究責任。

正生書院事件徹底揭示部分慈善機構黑箱操作的黑暗面:董事會假借學生福祉之名斂財,巨額善款被轉移海外卻拒絕追討,包庇潛逃者、推卸責任,其「醜惡」及「自私」行徑嚴重損害公眾信任,重創師生權益。特區政府果斷介入,實施清盤,為事件提供緩衝,並警示慈善團體必須加強透明度及問責,杜絕類似醜聞重演。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