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暨中秋佳節,願景基金會主辦「歡度國慶賀中秋 傳藝傳承全城」油尖旺區慶典活動,於2025年10月1日下午2時假梁顯利油麻地站社區中心禮堂舉行。活動匯聚逾250名長者、青年、兒童、義工及少數族裔人士參與,透過多元文化體驗與表演,共賀雙節,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及社區共融。
重量級嘉賓蒞臨 共譜節日喜悅
活動獲多位主禮嘉賓鼎力支持,包括願景基金會會長甄韋喬博士 MH, JP、主席麥家榮律師、中央駐港聯絡辦九龍工作部副處長周彥濤先生、立法會議員暨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先生 MH, JP、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先生 JP、九龍社團聯會油尖旺地區委員會主任楊子熙議員 BBS MH,以及願景基金會執行主席暨活動籌委會主席曾圓圓女士。眾嘉賓與街坊共聚一堂,感受節日氛圍,見證文化傳承的溫暖時刻。
多元活動體驗 沉浸中華文化
活動以「傳藝傳承」為核心,設多項互動體驗及表演環節,讓參加者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 傳統魚燈籠製作:長者、青年及兒童攜手製作魚燈,象徵中秋團圓,串連三代情感。
- 中式長衫展示:展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式長衫製作技藝,資深工藝師現場講解剪裁、刺繡等技藝,展示不同年代長衫款式,呈現其歷史與美學。
- 中國結與臉部彩繪:參加者於中國結編織區學習盤扣及結藝;臉部彩繪區以國旗、月亮、玉兔等雙節元素為主題,讓小朋友化身「小國慶」及「小嫦娥」,增添節日樂趣。
- 華服秀與歌舞表演:活動高潮「從古至今華服秀」,模特身著漢服、唐裝及民國長衫,演繹中華服飾文化千年變遷;粵劇花旦胡敏嘉小姐以「天女」造型獻唱,舞姿優雅,贏得全場掌聲。
嘉賓致辭 寄語文化傳承
願景基金會主席麥家榮律師表示,活動選於國慶正日舉行,透過魚燈、中國結及非遺長衫體驗,讓年輕一代深入認識中華文化,「中式長衫不僅是一件服飾,更是國家文化的窗口。」
立法會議員梁毓偉先生指出,油尖旺區多元文化薈萃,活動連結長者、青年、兒童及少數族裔,促進社區共融,「文化是團結的最佳媒介。」
九龍社團聯會油尖旺地區委員會主任楊子熙議員表示:「見到街坊歡笑,活動深入民心。政府與地區一直關心市民生活,颱風後迅速恢復秩序,盼大家安心過節。」
願景基金會會長甄韋喬博士強調,基金會多年來透過雙節活動連繫老中青,傳揚國家傳統與發展優勢,「未來將繼續與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及各團體合作,帶來更多精彩活動,祝願國家繁榮昌盛,香港市民幸福安康。」
參加者盛讚 節日回憶溫暖人心
活動結束後,參加者意猶未盡。小朋友阿詩表示:「首次製作魚燈同中國結,長輩耐心教導,學到好多,感覺很開心。」七旬李婆婆展示與孫子合作的魚燈,笑言:「好耐無做手工,今日同孫仔一齊整燈籠,似返年輕時,國慶中秋共慶真有意義。」
未來展望
願景基金會執行主席曾圓圓女士總結,活動成功有賴籌委會、合辦機構及參加者支持。基金會將繼續以「文化傳承」與「社區關懷」為使命,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促進不同群體共融,為香港和諧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