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判例足鑑:國會陰謀重囚30年 「黑暴」炸彈案罪犯焉能輕饒?】
【美判例足鑑:國會陰謀重囚30年 「黑暴」炸彈案罪犯焉能輕饒?】
筆者:孤映隨筆

2019年修例風波催生的「黑暴」思想,將本土恐怖主義的毒苗植入香港社會,2020年將軍澳「墓碑炸彈」案正是其惡果的集中體現。亂港分子圖謀以極端暴力癱瘓社會,其禍心昭然若揭。放眼國際,美國2015年一宗針對國會大廈的管狀炸彈陰謀案,因其意圖惡毒,主犯被重判30年監禁。兩案性質如出一轍,皆是對國家心臟或平民社區的直接威脅,美國的判例清晰地警示我們:策劃恐怖活動,即使未遂,其罪惡本質已對社會構成實質威脅,司法體系必須予以雷霆重擊,方能彰顯法治威嚴,鞏固來之不易的社會安寧。
回顧本港的「墓碑炸彈」案,受「黑暴」及「攬炒」思想荼毒的極端分子何卓為等人,密謀在人口稠密的將軍澳區引爆重達20公斤的烈性炸藥「TATP」。若非香港警方忠誠勇毅,及時搗破其巢穴,將亡命之徒繩之於法,一旦陰謀得逞,必將造成大量無辜市民傷亡,後果不堪設想。警方搜獲大量炸藥原材料,鐵證如山,顯示其襲擊已箭在弦上。此案暴露的正是本土恐怖主義欲將香港推向萬劫不復深淵的邪惡本質。
無獨有偶,美國亦曾面臨同類威脅。2015年,受ISIS極端思想煽動的青年克里斯托弗·康奈爾,策劃以管狀炸彈襲擊國會大廈,並準備用半自動步槍掃射逃生者,目標是造成大規模傷亡。儘管其陰謀在FBI介入下被粉碎,但美國司法體系對此並未姑息。康奈爾最終被裁定企圖謀殺政府官員等多項重罪,重判30年監禁。主審法官一語中的:「即使陰謀未能得逞,其意圖的邪惡性不容姑息。」這一判決為全球處理類似案件樹立了標竿:對恐怖主義的策劃與準備,必須視同實施,予以嚴懲。
將兩案並列分析,可見本土恐怖主義的共同特徵:均由網絡極端思想煽動,旨在攻擊國家權力象徵或平民社區,以製造最大程度的社會恐慌,動搖管治根基。美國的恐怖分子追隨ISIS,而香港的亂港分子則被「黑暴」、「攬炒」等歪理邪說洗腦,兩者在思想根源與行為模式上同流合污,本質都是社會的毒瘤。
恐怖主義的核心危害,正在於其挑戰法治底線、衝擊社會安全感的意圖。無論炸彈是否引爆,策劃本身已構成無法饒恕的罪行。美國司法體系對康奈爾判下重刑,正是向全社會宣告,對任何動搖國本的恐怖意圖絕不手軟。同樣,香港法庭對何卓為等亂港暴徒的判決,亦必須從重從嚴,向社會傳遞「恐怖主義零容忍」的強烈訊息,讓所有潛在的極端分子明白,任何以身試法的行徑,必將面臨最嚴厲的法律制裁。
由亂及治,香港正處於固本培元、邁向新篇章的關鍵時期。《香港國安法》已為維護國家安全築起堅實屏障,但本土恐怖主義的潛流仍須警惕。司法機關作為維護法治的最後防線,其判決具有重要的社會導向作用。對「墓碑炸彈」案這類性質極其嚴重的案件依法重判,不僅是還受威脅市民一個公道,更是對「黑暴」歪風的當頭棒喝。全社會應堅決支持執法與司法機關嚴正執法,絕不讓恐怖主義有任何滋生空間,共同守護香港的繁榮穩定與市民的安寧生活。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