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瑪麗醫院率先引進全自動機械人立體定位輔助系統,為腦部微創手術帶來革命性突破,大幅提升精準度並縮短手術時間。該系統專為神經外科設計,配備多角度活動機械臂與先進影像導航技術,自2024年1月啟用以來,已成功完成十多宗涉及腦癇症及運動障礙的手術,且無出現任何併發症。
傳統腦癇手術通常需要大範圍開顱,過程複雜且患者風險較高。然而,新引入的機械人系統能通過極小的顱骨開口實現高精準操作。
術前,醫生利用系統的三維影像規劃軟件,詳細繪製患者腦部結構並規劃手術路徑,從而大幅提升準確性,並將手術時間由約七小時縮短至三小時。該系統還能自動調整電極針的角度與深度,顯著減少人手操作的誤差。而且,平均每支電極針的植入時間已由14分鐘縮短至7分鐘,操作效率亦大幅提升。系統能一站式完成「插針」並直接作用於病變組織,有助患者迅速康復。
腦癇症是一種由腦電波異常引起的慢性疾病,全港約有6至7萬名患者,其中三成無法通過藥物有效控制,需要進行手術。瑪麗醫院腦癇綜合治療團隊,由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放射科及臨床心理科等多專科專家組成,為患者提供全面評估及個性化治療方案。術前,患者需接受腦電波監測、神經影像學檢查及神經心理測試,以制定最佳手術計劃。
此外,院方去年斥資800萬元引入該機械人系統,並計劃於其他公立醫院推廣應用,讓更多病人受惠。杜明德醫生表示,這項技術為藥物難治型腦癇患者及其他神經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療選擇,並將持續改進,縮短輪候時間,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