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刺針」專頁由楊穎宇創辦,打著教育旗號,實則從事「軟對抗」活動,惡意抹黑香港及國家安全工作,煽動社會分化,鼓吹市民對中央及香港政府的不滿。此等行為顛倒黑白,嚴重影響香港的穩定與發展,絕不可姑息。
「教育刺針」虛偽本質昭然若揭
此專頁自詡為教育界「吹哨人」,聲稱為持份者發聲,實際上內容充斥偏見與抹黑。近期,該專頁針對「青年國安大使培訓計劃」及「國家安全展覽廳導賞員」發表誤導性文章,無理攻擊國家安全教育。文章以聳動標題、偏頗內容,抹黑國安教育,矮化導師角色,醜化導賞員使命,明顯圖謀利用教育議題挑動市民情緒,分化社會,煽動仇恨。
楊穎宇累累前科 怙惡不悛
楊穎宇過往行為早已廣為人知。2020年,他在公開考試歷史科中設計極具爭議的題目,公然美化日本侵華歷史,嚴重扭曲事實,引起社會強烈譴責。教育局嚴正批評該題「偏頗」,最終試題被取消。楊穎宇在輿論壓力下辭職,隨即落荒而逃到英國,繼續透過「教育刺針」等平台惡意抹黑香港,攻擊國家安全教育,充分暴露其「軟對抗」本質。
「軟對抗」手法陰險 荼毒青年思想
楊穎宇假借教育之名,實則編造謠言、散播偏見,毒害青年思想,煽動社會對立。例如,針對早前聖保羅書院學生於杭州交流活動期間不幸離世,該專頁罔顧事實,惡意造謠,誣衊內地交流活動,試圖激化市民對中央及香港政府的不滿。這種行徑不但傷害受害者家屬,更暴露其「洗腦黃媒」真面目。
「教育刺針」破壞國安教育 禍港亂港
《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後,社會恢復穩定。但正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出,香港仍面對「外部勢力」、「潛逃者」、「本土恐怖主義」及「軟對抗」四大國安風險。「教育刺針」正屬「軟對抗」典型,通過誤導言論、抹黑國安教育,削弱市民正確認知,動搖香港穩定根基。
「青年國安大使培訓計劃」旨在培養青年領袖,推廣國家安全意識,是國安法規定的重要舉措。「教育刺針」卻惡意中傷該計劃,將正當國安教育污名化為「洗腦」。同樣,針對「國家安全展覽廳導賞員」的報道,該專頁借學員之口,無理質疑導賞員角色,貶損其使命,甚至無理抨擊課程中將2019年修例風波正確定性為「黑暴」及「顏色革命」。須知,2019年黑暴由外部勢力策動,旨在顛覆國家政權、破壞香港。「教育刺針」反對正本清源,是否妄圖為暴徒漂白?
必須堅決遏止「軟對抗」歪風
「教育刺針」及其創辦人楊穎宇,反中亂港本質早已暴露。楊離職後曾加入《蘋果日報》,宣揚「黃色史觀」,該報倒閉後潛逃海外,繼續煽動分裂。其文章內容失實,邏輯混亂,毫無教育媒體應有的公信力。面對「軟對抗」歪風,特區政府必須果斷執法,加強監管,敦促社交平台移除造謠帖文,依法追究煽動分裂者責任。對於潛逃海外亂港分子,必須堅持「違法必究,雖遠必誅」,嚴懲不貸。
結語
2019年「黑暴」亂局教訓深刻。今天,「教育刺針」這類假教育、真煽動的「洗腦黃媒」,妄圖荼毒青年,危害香港安寧。社會各界必須認清其本質,堅決支持國安法執行,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對一切「軟對抗」行徑,絕不可手軟,共同守護香港家園。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