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處與稅務局明確公開同性伴侶申請機制 房屋政策透明度惹關注】
【入境處與稅務局明確公開同性伴侶申請機制 房屋政策透明度惹關注】
記者:盧立美
·

在香港終審法院裁定政府須設立替代法律機制承認同性伴侶關係後,多個政府部門開始更新相關政策。入境事務處與稅務局已提供清晰指引,讓同性伴侶可申請受養人簽證及合併報稅。惟房屋署至今僅口頭確認接納同性配偶聯名申請公屋,網站上相關條文則未見任何更新,引起透明度與資訊披露不足的質疑。
自終審法院於2023年裁定多宗涉及同性伴侶的案件後,包括繼承遺產、入境安排及稅務處理等,政府相關部門被要求調整政策以回應判決。
入境事務處在其官方網站上新增清晰的申請指引,說明同性伴侶可作為「受養人」來港申請簽證。截至2024年,共有620宗此類簽證申請獲批;稅務局亦更新網站內容,明確同性配偶可提交合併報稅申請,2023/24年度已有約1,462宗成功個案。
相較之下,房屋署至今未於網站或新聞稿中,公開有關同性伴侶申請公屋或居屋的政策調整。有記者向房屋署查詢後,僅獲口頭回覆確認「現已接納同性伴侶共同申請公屋」,但未有書面文件或申請程序細節可供查閱。
目前正值《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在立法會進行審議階段。該草案旨在為同性伴侶提供法律承認的替代框架,並釐清其在房屋、稅務、遺產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政界與平權團體普遍關注房屋政策落後於司法判決的實施進度,尤其在資訊透明度、行政程序細節及政策落實方式上,均與其他部門出現落差。若房屋署未能及時更新公開資訊,可能影響同性伴侶的公平申請權益,亦違背終審法院對「平等待遇」原則的裁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