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四場聯合採訪活動 講好“一國兩制”融合新故事】

2025年7月6日

由中國記協聯合香港新聞聯、澳門記協、廣東省記協主辦的“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四場聯合採訪活動,於6月23日至28日在港澳兩地展開。筆者有幸獲邀参與,6天深度採訪以“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故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主題,匯聚內地及港澳30餘家媒體的50餘名青年記者與網絡KOL,通過全媒視角記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活力,多角度講述“一國兩制”融合新故事。

一、聚焦香港:探秘產業脈搏,見證“由治及興”新圖景

6月23日至26日,採訪團深入香港多領域地標與機構:

- 文化與科技融合:走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科學園,捕捉傳統文化創新表達與科創生態的發展動能;

- 民生與經濟基石:探訪中電集團、五豐行上水屠房,揭秘能源供應與食品保障的民生脈絡;

- 文旅與產業升級:走進海洋公園大熊貓館、太古集團,觀察文旅融合與產業轉型的實踐路徑。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通過視頻專訪,從粵港合作、拼經濟、惠民生、講好香港故事、維護國家安全五方面,回顧上任三年施政成效。特區政府司、局長與媒體面對面,圍繞區域協同發展等議題,展現香港在國家大局中的定位與規劃。

二、深耕澳門:解碼多元發展,呈現“濠江新貌”新活力

6月26日至28日,採訪團聚焦澳門經濟與文化生態:

- 經濟策略與商貿優勢:專訪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解析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路徑;走訪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展示館,了解澳門在國家對外合作中的獨特樞紐作用;

- 文旅與社會治理:對話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挖掘旅遊業復甦與文化遺產活化經驗;探訪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工聯總會等社團組織,展現澳門社會治理的多元協同模式;

- 文化地標與融合魅力:參觀大三巴、哪吒廟等東西方文化交融地標,感受澳門“文化多元、社會祥和”的城市氣質。

三、全媒傳播矩陣:500+作品立體呈現“一國兩制”實踐成果

活動期間,媒體通過報刊、電視、客戶端、社交平台(微信、微博、臉書、小紅書等)及KOL賬號,發佈500餘條(篇)視頻、圖文等全媒體作品,全方位展現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風貌與澳門“多元發展”的新形象,以鮮活內容詮釋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融合創新,為講好中國故事注入灣區動能。

筆者認為此次活動以媒體聯動為橋樑,不僅深化了港澳與內地的認知互信,更以實踐案例印證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凝聚了輿論共識。

作為參與者,筆者深切感受到香港與澳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獨特價值——香港以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底蘊,在科創與文化傳承中煥發新活力;澳門憑藉中葡商貿紐帶與文旅融合優勢,穩步推進經濟多元發展。兩地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與內地緊密協同,正共同構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正如今年兩會對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期許,兩地正以“超級聯繫人”角色融入國家戰略,探索區域協同新路徑。

展望未來,筆者認為港澳只要加大力度,與內地攜手共進的大灣區,必將以更開放姿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引擎,為民族復興注入磅礴力量。而媒體及自媒作為時代記錄者,新質傳播力的最佳示範者,也將持續以多元視角講好灣區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