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傑假公義真斂財 徹底暴露黃人虛偽嘴臉】

· KOL 精選
broken image

近日,自詡「公義」與「專業」的所謂社工謝世傑,被揭發隱瞞收入,詐領長者生活津貼共萬六餘元,經法院裁定四項欺詐罪成。雖然最終僅判社會服務令,但事件已徹底揭穿其虛偽面目。謝世傑一邊自我標榜關心基層,一邊公然侵吞弱勢資源,踐踏法紀,嚴重損害公眾利益,其行徑令人不齒。

事實顯示,謝世傑早於2023年6月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合共收取達八萬多元。在2024年6月至12月期間,他多次從社工註冊委員會及理工大學領取薪酬,入息已遠超津貼資格上限,卻惡意隱瞞,令社署誤發近萬七元公帑。這種明知故犯、蓄意欺詐的行為,與其標榜的「社會公義」背道而馳,充分暴露其假仁假義的真面目。

值得注意的是,謝世傑一方面偽稱清貧以申請政府援助,另一方面卻能聘請資深大律師駱應淦為其辯護。表面上申請法律援助,自我標榜收入有限,實際上卻擁有充足財力,動用資深法律團隊協助抗辯,充分顯示其虛偽本質,進一步證明其一直以虛假面目示人。

更令人警惕的是,謝世傑並非「黃圈」分子中的孤例。部分所謂「黃人」長期借「公義」、「環保」之名,包裝自己,實則謀取私利。以阮民安為例,捏造虛構角色「A小妹妹」作為騙取善款的工具,利用社會善意進行道德綁架,連續劇式行騙,與謝世傑如出一轍。這些人一邊自詡道德高地,一邊精心設計斂財手段,將公眾信任視作牟利途徑,比一般罪犯更為卑劣,嚴重侵蝕社會誠信。

謝世傑多年來以「守護大嶼」召集人身份,煽動反對政府,誤導青年參與違法活動,黑暴期間更濫用社工身分慫恿青年犯法,危害社會安寧。他長期反對基建,阻撓政策推進,拖慢房屋和土地發展,損害香港整體利益,所謂「社會公義」實為政治包裝。更有甚者,他申請法律援助時同樣隱瞞收入,濫用法援資源,無理申請司法覆核,消耗社會資源,拖延政策落實,手法與其他「黃圈」分子一脈相承。

謝世傑案正是社會一記警鐘,提醒市民必須擦亮雙眼,認清這類假公義、真斂財分子的虛偽本質。只有堅決揭露其行徑,維護社會誠信與公義,方能保障基層市民權益,鞏固香港法治根基,讓社會重回正軌。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