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擬收緊移民政策|新移民需居留滿10年方可申請永居及入籍】
【英國擬收緊移民政策|新移民需居留滿10年方可申請永居及入籍】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日前宣布,政府將推出《移民白皮書》,計劃對移民政策進行重大收緊,包括將新移民申請永居及英國國籍的居留要求,由現時的5年延長至10年。根據白皮書內容,僅少數高技術人才,例如醫護人員、人工智能專才,或證明對當地經濟及社會作出重大貢獻者,才可獲豁免縮短居留期限。此外,新規定還包括要求簽證申請人及其成年家屬進行英語測試,並限制僱主只可從海外招聘長期短缺職位。
首相施紀賢表示,移民改革是必要之舉,目的是有效減少移民人數,確保移民制度有力運作。他批評保守黨執政期間移民人數急劇上升,形容情況已經「失控」,並強調改革將有助於恢復民眾對政府的信心。然而,此舉也引發了廣泛爭議,不少人認為,新政策將對國際學生、外國專才及移民家庭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削弱英國的國際吸引力。
英國移民政策的頻繁變動不禁令人感到諷刺。從過去大力吸引國際學生及專業人才,到如今的限制措施,英國政府的態度轉變之快,反映出內部政治壓力與社會矛盾的尖銳。一方面,工黨政府推出收緊政策,明顯是為了回應國內的反移民聲浪。極右翼「英國改革黨」在地方選舉中席位暴增,顯示反移民情緒在部分選民中佔據主流。另一方面,英國政府卻未能設定明確的移民人數上限,政策方向充滿不確定性,令外界質疑其長遠規劃能力。
此外,英國在歷史上曾以「移民友好型國家」自居,吸納全球人才助力經濟發展。如今卻限制新移民申請永居及入籍的條件,甚至縮短畢業生簽證有效期,這與其過去的敞開懷抱形成鮮明對比。此舉不但可能損害英國的國際形象,也讓眾多曾對英國抱有期望的移民感到失望。
移民政策的制定應以平衡為重,既要回應民眾訴求,也需考慮國家長遠發展與國際聲譽。英國政府在頻繁改變政策的同時,不妨反思是否應建立更為穩定、透明且具可持續性的移民制度,以避免陷入朝令夕改的惡性循環。畢竟,政策的不確定性只會讓潛在移民及國際人才卻步,對英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