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皇粥店全線結業|立足香港33年品牌告終】
【海皇粥店全線結業|立足香港33年品牌告終】
·

香港著名粥品連鎖店「海皇粥店」於本周三(7日)突然宣布結業,標誌著這個成立於1992年的本地品牌在經營33年後正式告終。公司亦同時終止所有員工的僱員合約,消息一出引起廣泛關注。
根據資料,海皇粥店由蕭楚基與其他生意夥伴創立,主打傳統廣東粥品,並以其親民價格和多元化選擇廣受市民歡迎。在全盛時期,海皇粥店的分店數目曾超過30間,甚至拓展至澳門市場,並於2006年推出子品牌「海皇 JPone」。然而,隨著社會環境變遷及市場競爭激烈,品牌的擴展步伐逐漸放緩。
翻查互聯網檔案館「Wayback Machine」的紀錄,2018年7月海皇粥店在港澳地區仍有25間分店,但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業務受到嚴重打擊,分店數目急速縮減。至2020年7月,分店已減至18間,而在宣布結業前,僅剩7間分店仍然營運。
疫情影響之下,海皇粥店曾被踢爆要求員工接受「8折支薪」,否則需離職。當時公司解釋,由於社會運動及疫情的雙重影響,營業額大幅下滑,為維持營運不得不作出減薪安排。雖然公司表示願意與員工協商,但仍引起不少爭議。
過去多年,海皇粥店不乏創意推廣活動,例如去年灣仔分店推出的「粥店放題」,只需10元便可在45分鐘內無限量享用瑤柱白粥、油器及豆漿,吸引大批市民排隊光顧。然而,這些努力最終未能挽救品牌的命運。
據悉,海皇粥店的結業亦涉及欠租等財務問題,有分店更因欠租遭扣押設備並公開拍賣。對於這個陪伴香港市民多年的品牌,市民普遍感到惋惜,有人感嘆時代變遷難敵疫情衝擊,亦有人表示對本地傳統飲食業的未來深感憂慮。
海皇粥店的結業,為香港本土飲食業再添一個令人遺憾的例子。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或許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保留傳統飲食文化的同時,協助業界在新環境中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