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創無人平台遠程開發南海稠油油田 智能化技術實現新突破】

· 港聞
broken image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深圳分公司於5月3日在南海東部海域成功投產「番禺11-12」平台,標誌着中國首次應用無人平台遠程開發海上稠油油田。這一突破性項目在颱風生產模式、遠程復產及複雜原油處理等方面實現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中國海洋油氣裝備的標準化與智能化水平,為非常規油氣田經濟高效開採開闢新路徑。

番禺11-12平台位於深圳東南約200公里、水深約114米的南海東部海域,平台高150.8米,重約7,000噸,是番禺10/11區塊聯合開發項目的核心設施。該平台針對稠油——一種流動性差、開採難度高的原油,集成了油氣分離、加熱、增壓外輸等智能化處理設備,成功攻克稠油開採技術瓶頸。平台採用無人化設計,具備智能採油、設備運維及安防功能,可通過中心平台或陸地操控中心進行遠程操作,支持遙控測井、壓井及快速復產。

據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番禺作業公司副總經理陳小剛介紹,番禺11-12平台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無人平台之一。相較傳統開發模式,無人化設計不僅降低工程投資,每年更可節省運維成本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平台搭載的「颱風生產模式」確保在極端天氣下仍能穩定運行,顯著提升生產效率與安全性。

稠油開採因其高黏度與低流動性,長期以來是全球油氣行業的技術難題。番禺11-12平台通過集成先進的稠油處理系統,實現從油氣分離到外輸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平台配備的智能閥門、儀表及控制系統,使操作人員可在陸地遠程監控並調整生產參數,大幅減少海上作業風險與人力成本。此外,平台支持遠程復產功能,能在颱風或故障後快速恢復生產,確保油田穩定運行。

番禺油田自2003年投產以來,已建成7座海上生產平台及一艘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累計生產原油5,400萬噸,是南海東部的重要能源基地。近年來,隨着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番禺油田逐步建成智能油田集群,實現從傳統作業向無人化、智能化運營的轉型。此次番禺11-12平台的投產,不僅豐富了中國稠油開採技術體系,也為南海深水及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提供了新範式。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表示,番禺11-12平台的成功投產是中國海洋油氣行業智能化發展的里程碑。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深水、稠油等非常規資源的開發,探索更多智能化、標準化解決方案,以提升能源供給能力並確保國家能源安全。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平台模式有望在更多油氣田推廣應用,為全球海洋能源開發提供中國智慧。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