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經濟由負轉正 北都將成發展引擎冀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記者:盧立美(Melly)

· 港聞
broken image

今日(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特區政府今早8時於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隨後於會展舉行慶祝酒會。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回歸28年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取得長足發展,而本屆政府三年來亦致力推動改革,為市民謀福祉。他指出,香港經濟已由疫情期間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並強調會繼續以發展為本,帶動創科、改善民生,推動北部都會區成為未來發展引擎。

broken image

(儀式開始/盧立美攝)

李家超提到,政府上任三年來已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重建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他指出,香港在最新全球最安全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七,公屋輪候時間亦由6.1年降至5.3年。他強調,透過打擊濫用公屋措施,成功回收約8,700個單位,相當於11座公屋,可節省建屋成本約87億元。

broken image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盧立美攝)

在經濟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已走出疫情陰霾,家庭收入中位數上升逾11%,約增3,000元。他又指出,金融創新方面有所進展,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升至第三,世界競爭力排名連升兩年,人才競爭力重回全球十大。

為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政府成功吸引逾84間重點創科企業來港,預計帶來500億元投資,創造超過5萬個職位。他強調,將持續透過簡化監管和吸引人才策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的地位。

broken image

(酒會現場/盧立美攝)

談到未來施政方向,李家超指出,政府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持續強化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推動企業升級轉型,並發展多元貿易市場。他特別提到,北部都會區將是香港新一輪發展的核心,占地近三分之一,未來人口亦將達全港三分之一,並將聚焦創科、先進製造等產業,吸引全球科研人才和企業落戶。

在民生方面,李家超重申政府會繼續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改善住屋情況,並計劃於明年3月展開簡樸房登記工作,逐步規管不合規分間單位。此外,基層醫療、教育、交通基建等亦會持續推進。

李家超最後表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關鍵期,在國家支持及「一國兩制」優勢下,機遇大於挑戰。他有信心,香港能憑藉自身智慧與經驗,在世界舞台上再放光芒。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