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作者末日?YouTube新政策斬斷低質內容財路】

記者:葉長青

· 國際
broken image

面對人工智能(AI)技術的急速發展與濫用,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將於7月15日(下週二)更新 YouTube合作夥伴計劃(YouTube Partner Program)政策,專注打擊平台上泛濫的AI生成「罐頭影片」,並明確表示只有真實原創內容才能獲得營利資格。此舉預計將對數以萬計依賴自動化生產的低質頻道造成打擊。YouTube強調,新政策將更嚴格審查「大量重複」內容,維護原創創作者權益與平台內容品質。

隨著AI技術門檻降低,YouTube近年湧現大量AI配音新聞、AI生成音樂等低成本影片,甚至有頻道完全依靠AI內容累積數百萬訂閱。這類影片往往品質低劣、內容重複性高,卻透過廣告分潤獲取利潤。YouTube的最新政策,將會明確劃分何謂「非原創內容」,例如:全面由AI生成的假新聞或紀錄片、大量重製的AI配音影片、缺乏創新、重複格式的量產內容及文字轉影片的自動化內容。若創作者影片未達平台標準,將會失去營利資格,重複違規者甚至會被踢出YouTube合作夥伴計劃。

YouTube編輯和創作者聯絡主管Rene Ritchie表示,這次只是政策的小更新,目的是識別內容是否重複或批量生產。同時他亦指出這類內容一直不符合變現條件,因爲觀衆通常認爲這類內容是垃圾。他強調,YouTube並不反對AI影片創作,但創作者必須將AI工具與人類創造力結合,製作具原創性與價值的內容。只有這類作品,才會在新政策下受到支持與獎勵。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