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全球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升溫︳專家倡「玻璃杯測試」助早期識別】
【本地新聞】【全球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升溫︳專家倡「玻璃杯測試」助早期識別】

隨著復活節假期結束及暑假臨近,外遊人數逐漸增加,全球多地卻出現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病例上升的情況,尤其是B型腦膜炎雙球菌(MenB)。專家呼籲市民警惕此類疾病,並建議透過「玻璃杯測試」及早識別病徵,減少感染風險。
10年間香港錄得52宗病例 今年已有1人死亡
根據數據顯示,香港在2015年至2024年的10年間,共錄得52宗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而2025年截至4月15日已有5宗病例,其中包括一名73歲長期病患者死亡及兩名地盤工人確診。專家指出,該病病徵與感冒相似,但嚴重者可能在24小時內死亡,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現皮疹及其他併發症。
病徵與感冒相似 「玻璃杯測試」助識別皮疹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表示,腦膜炎雙球菌主要透過飛沫及呼吸道分泌物傳播,潛伏期為3至4天。感染初期可能出現發燒、頭痛、頸部僵硬等類似感冒的病徵,部分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皮疹。關醫生建議,市民可使用「玻璃杯測試」檢查皮疹是否與腦膜炎有關。方法是以玻璃杯輕壓皮疹表面,若皮膚被壓後轉白,則可能不是腦膜炎;反之,若皮疹顏色不退,則有可能與腦膜炎相關,應立即求醫。
高風險群體需注意 海外旅遊應考慮接種疫苗
關醫生指出,5歲以下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下)、65歲以上長者及移民或留學生屬高風險群體,應特別注意防範。此外,即使是健康人士,約有10%至20%屬無症狀帶菌者,也可能成為傳播源。
他提到,英國、澳洲及內地等地的感染數據自新冠疫情後有所上升,而主要流行的血清型為B型。目前香港並非疫區,因此未計劃將疫苗納入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但專家呼籲計劃前往高風險地區的市民提早接種疫苗,尤其是嬰幼兒及青少年群體。
專家倡擴大疫苗接種計劃 保障高風險地區旅客
關日華早前聯同14個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制定了一份有關疫苗接種的建議書,呼籲高風險地區將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納入嬰幼兒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青少年及年輕人加強免疫,特別是前往疫區的旅客,應盡早接種疫苗以減少感染風險。
隨著全球感染數字持續上升,專家提醒市民提高警覺,及早防範,避免因延誤治療導致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