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記者會答問內容 深化改革與民生經濟雙軌並行

· 港聞
Section image

特首李家超於今日舉行的2025年施政報告記者答問大會上,向公眾闡述了本年度施政報告的重點內容,聚焦於以改革為動力,透過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雙軌推動香港未來的全面進步。以下是大會中李家超分享的主要施政重點:

主題與策略:改革與共創

李家超提出,2025年的施政報告以「心法改革,心是民生,發揮優勢,同創力」為主題,強調以改革加倍、更全面的方式應對社會挑戰。他表示,過去三年的改革已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將持續深化,以市民福祉為核心,推進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

他指出,這份施政報告的兩大主軸為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並從多個層面提出政策目標與落實計劃,包括快速增加房屋供應、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及推動科技創新等。

房屋政策:大幅提升供應與效率

在房屋方面,李家超特別關注市民對住屋的迫切需求。他透露,未來五年整體房屋供應量將達到18.9萬個單位,比上任時增加了80%,並將重點轉向「前期供應提升」,以縮短市民輪候公屋的時間,目標是將公營房屋綜合輪候時間縮短至5.1年。此外,居屋與綠置居政策將同步推進,進一步促進單位的再分配效率,為基層及中產階層市民提供更多居住選擇。

民生與醫療:全面提升基層服務

針對基層市民的需求,李家超表示,政府將優先配置社福、醫療與教育資源,特別是在高齡社會的挑戰下,運用工程化的專案管理方法整合多部門資源,形成系統性的政策組合。他強調,政府將設立明確的KPI(關鍵績效指標)與時間表,確保政策落地實效。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了強化基層醫療法治化的計劃,並推動精神健康服務、長者照護體系以及跨境養老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為本地及跨境生活的市民提供穩定支援。

經濟發展:專注產業升級與AI賦能

在經濟發展方面,李家超提及,政府將以「引進與本地壯大雙輪驅動」的方式,推動多個重點產業升級,包括醫藥研發、航空維修及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等。他特別提到,人工智能(AI)技術將成為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工具,未來公共服務的效能將因AI技術應用而全面提升。

此外,為加強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政府計劃在吉隆坡新設經貿辦事處,使總數增至15個,進一步擴展香港的國際經貿網絡,並爭取更多國際機構落戶香港,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治理與問責:強化部門運作效能

李家超強調,完善治理結構是施政成功的關鍵。他指出,政府將全面落實部門首長責任制,並完善平台公司治理機制,以確保部門運作的高效性與透明性。他提到:「讓部門首長管好自己的人員,是最有效的方式。」這樣的責任分工將有助於政策的高效執行,推動社會整體進步。

環保與交通:綠色集體運輸試驗

大會上,李家超還提及綠色集體運輸與自動駕駛技術的試驗計劃,表示政府將積極推進綠色交通基建,以應對氣候變化及減少碳排放,為市民提供更可持續的交通選擇。

以民為本 凝聚共識

李家超在大會最後強調,施政報告的每一項政策均以市民福祉為核心,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國家優勢與國際優勢,實現社會穩定、經濟繁榮與民生幸福。他呼籲社會各界凝聚共識,與政府攜手共創更美好的香港。特首的全面施政展望,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亦彰顯政府以市民需求為導向的決心。

Section image

以下是記者提出的問題及特首李家超的回應:

1. 問題:部門首長責任制是否會與既有的公務員機制重疊?如何區分政治問責與行政問責?

回應:[李家超]表示,責任制一直存在,但欠缺制度化,此次是全面系統化、制度化,強調制度的建立能更清楚地界定問責範疇。

2. 問題:《施政報告》提及協助傳媒走出去及「說好香港故事」,具體做法與其重要性是什麼?

回應:[李家超]表示,政府將協助本地傳媒開拓海外市場,認為香港媒體優秀但面臨營運壓力,政府會幫助其開發海外市場,並期望媒體能展現香港的優點和正面敘事。

3. 問題:政府是否會干預媒體行動,如何推動傳媒工作的步伐?

回應:[李家超]強調,政府不會影響媒體行動,尊重其專業能力,並期望媒體在施政期內共同推展香港的優點,逐步推進有關工作。

4. 問題:是否考慮更換現屆問責官員?

回應:[李家超]對現屆官員的表現表示滿意,指出過去三年成績不斷進步,各局司提出並支持多項施政報告內容,團隊凝聚力強,未提及更換官員。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