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持續更新
【施政報告2025】持續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重要政策,涵蓋經濟發展、教育推動及行政效率提升,以下為報告中的五項核心措施:
1. 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
施政報告指出,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加速相關規劃與執行,政府宣布成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專責統籌北部發展的營運模式。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由多名司長及副司長領導,重點包括設計園區公司及專門機構,推動產業園發展。
2. 推紅色體驗研學路線
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施政報告提出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為主題的「紅色體驗研學路線」。此計劃將與深圳合作,結合歷史遺址修繕工作,旨在讓市民深刻了解香港在抗戰時期的歷史角色,進一步增強國民身份認同。
3. 1823以AI草擬回覆
施政報告中提及,為提升政府服務效率,1823熱線將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協助撰寫書面回覆,預計可縮短三成處理時間。此舉將大幅提高部門回應市民查詢的速度,並展示政府在公共服務數碼化方面的進展。
4. 設兩級調查專責機制
為加強公務員問責,政府宣布設立「兩級調查機制」,由獨立專責小組負責處理涉及公務員的重大問題。此機制將透過警告、譴責或降級等手段,釐清責任及強化行政透明度,提升政府內部治理能力。
5. 北都發展七招「拆牆鬆綁」
為推動北部都會區的快速發展,政府提出七項「拆牆鬆綁」措施,包括加強工程審批的統籌與監督、設立分階段通報機制及明確時限等。此舉旨在消除現行規章制度中的障礙,加速土地及基建項目的落實。
6. 推動太空經濟與航天科技發展
李家超表示,太空經濟將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領域。為支持國家航天計劃及促進相關技術發展,政府計劃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設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以支援國家嫦娥八號月球探測任務。此外,政府將透過「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撥款逾1億元,支持六個由本地大學主導的研發項目。
同時,為配合航天科技發展,政府將研究簡化低軌衛星的牌照審批程序,加快相關技術及應用的落地,並著眼於推動未來6G技術的應用,為香港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奠定基礎。
7.優化投資移民計劃:放寬住宅投資上限
為吸引更多外來資本,《施政報告》提出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其中最重要的改動包括:
非住宅地產投資:投資總額上限由原來的1,000萬提高至1,500萬,並取消物業成交價的限制。
住宅地產投資:可算入投資額的上限維持於1,000萬,但相關住宅物業的成交價門檻由目前的5,000萬下調至3,000萬,提高對高端市場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