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法院禁制特朗普政策 哈佛抗爭國際學生權益】
【聯邦法院禁制特朗普政策 哈佛抗爭國際學生權益】

美國政府周四(5月22日)宣布,撤銷哈佛大學「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劃」(SEVP)資格,禁止其招收國際學生,並要求現有國際學生轉學或離境,否則將失去合法居留身份。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在社交平台稱,此舉針對哈佛「縱容暴力、反猶太主義及與中國共產黨協調」,認為其校園存在「嚴重安全風險」,並對全國高校發出警告。諾姆致函哈佛移民服務主管馬丁,正式取消其SEVP認證。
哈佛大學迅速反擊,稱禁令違法且具報復性,將損害其學術使命及國家利益。校方強調,國際學生佔2024/25學年總招生27%,約6,800人,其中中國學生超過1,000人,為最大留學生群體。哈佛校長賈柏(Alan Garber)表示,國際學生對多元文化及學術研究至關重要,政府行動是對其拒絕配合干預校園治理的「政治報復」。哈佛當天向波士頓聯邦地方法院提告,指控政府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及正當法律程序。
5月23日,聯邦法官Allison Burroughs迅速頒布臨時禁制令(TRO),暫停國土安全部撤銷哈佛SEVP資格的命令,稱若不阻止將造成「即時且無法彌補的損害」。此禁制令讓哈佛得以繼續招收國際學生,現有學生暫保合法身份。此前,聯邦法院曾於2020年禁制特朗普政府類似的國際學生禁令,為哈佛訴訟提供先例。
早前,哈佛拒絕按要求改革以應對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導致約23億美元(約179億港元)聯邦資金被凍結。5月14日,政府要求哈佛審查外國學生犯罪紀錄,否則喪失SEVP資格。另有報道稱,稅務局正考慮取消哈佛免稅資格。哈佛因拒絕限制聲援巴勒斯坦示威及取消多元化、平等與包容(DEI)政策,與政府關係惡化,總統特朗普更下令停止對哈佛的數十億美元資助。
國土安全部5月23日重申,哈佛未能遵守法律,指控其包庇反猶示威者及接待新疆準軍事組織等,強調招收國際學生是「特權而非權利」。DHS助理部長Tricia McLaughlin稱哈佛訴訟試圖癱瘓總統憲法權力,並指其利用國際學生高學費補貼捐贈基金。雖然已完成學業的學生可如期畢業,但2025/26學年新生無法秋季入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5月23日批評美方將教育合作政治化,損害美國國際形象及信譽,強調中方將維護中國學生及學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