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被偏頗資訊毒害 煽動作出反中極端行為》
《青少年被偏頗資訊毒害 煽動作出反中極端行為》
筆者:哪吒仔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於7月21日在九龍區採取行動,拘捕一名年僅18歲的本地男子,指其三度於商業大廈洗手間牆身寫上具煽動意圖的字句,內容包括鼓吹對香港特區憲制秩序、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的憎恨與藐視,甚至煽動離叛與違法行為。警方控以「出於煽動意圖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及三項刑事毀壞罪,案件已於昨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案情指出今年7月期間,尖沙咀中港城一個男廁牆上連續被塗上帶有煽動性的字句,包括支持「港獨」的「光時」標語,以及其他煽動仇恨與暴力字句。國安處經調查成功鎖定涉案男子身份。直至日前,該男子再次進入同一廁所疑似進行第三次塗寫,離開現場時遭警方當場拘捕。
據悉,被捕人自2019年黑暴起,便長期接觸反中亂港媒體的資訊。當時他年僅12歲,思維尚未成熟,卻頻繁瀏覽網上直播暴力衝突的片段,並經常閱讀如《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等立場偏頗的報導,其價值觀逐漸傾向極端,性情亦越發激進,最終走上違法之路。
筆者認為,這宗案件絕非一般的塗鴉案件或刑事毀壞案件,實際是反映出反中亂港媒體《蘋果日報》的危害深遠。筆者回顧本月初另一宗同樣令人憂慮的案件,國安處以涉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四名男子,其中包括一名年僅15歲的學生。該四人屬境外成立的「香港民主建國聯盟」成員,當中包括秘書長等骨幹人物。他們涉嫌在網上煽動推翻國家政權、尋求外部勢力支援,更積極籌辦軍事訓練,妄圖透過行動顛覆政權。無獨有偶,警方於行動中亦在被捕人處所中搜獲大量印有「雪山獅子」、「大粵國獨立」及「光時」等標語的旗幟,以及大量《蘋果日報》的舊報紙,足見被捕的成員是長期受虛假及偏頗資訊毒害,思想早已極端化。
而最令人痛心的例子,莫過於2021年在銅鑼灣崇光百貨門外發生的「孤狼式」刺警案。行兇男子梁健輝曾任《蘋果日報》資料搜集員,長期接受其思想灌輸。在法庭審訊中披露的遺書與日記內容顯示,他人生多個重要轉捩點都與《蘋果》有關,其極端行為正是受到該報長年灌輸的攬炒思維影響。最終,他選擇以暴力方式「殉道」,成為《蘋果》煽動機器下的悲劇產物。
這一連串事件清楚顯示,煽動罪不再是單一事件,更是一連串地針對青少年進行政治灌輸。不論網上帖文、塗鴉、刺警等等都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培養一批對國家制度充滿敵意的份子。對此,筆者認為社會不能再抱觀望態度,否則下一宗涉案的就不只是塗鴉,而是又一次極端的恐襲行動。
儘管「毒果」已經氣數已盡,惟其思想遺禍猶透過「軟對抗」存在,並有蔓延本港的可能。例如有既定立場的書店不定期舉辦展覽,陳列具政治暗示的書籍、海報及文創產品,以文化自由為包裝,實質滲透反政府訊息。從中接觸市民大眾,特別是向年輕人潛移默化地灌輸偏激思想,最終竟作出具煽動意圖的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行為。
「軟對抗」最大問題是難以即時打擊,但其影響深遠,不少青少年恐怕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最終以身試法,犧牲未來。是次洗手間塗鴉案中的被捕者年僅18歲,「黑暴」時期只得12歲,卻因受偏頗及虛假資訊荼毒,年復年植根反中亂港的偏頗思想,現在更因此而招致牢獄之災。筆者不禁反思,校園、家庭及社區教育應該要再加強國家安全意識,對年青人提供更足夠的保護,尤其在他們仍然未有足夠辨識能力去分辨是非的時候。
香港的穩定是建立在法治與秩序之上,煽動與滲透行為若不及時遏止,將深遠損害社會根基。無論是一幅塗鴉、一張標語,還是一個網上帖文,表面或許微不足道,實際卻可能是違法行為的起點,也是製造分化、挑動仇恨的種子。對於這種行為,社會不能再掉以輕心,不能讓「軟對抗」繼續荼毒下一代。
筆者必須強調,「出於煽動意圖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監禁七年。特區政府發言人亦已明言,對於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一定「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全力打擊、追究到底」。筆者相信,這不只是法律原則,更是守護法治與社會安寧的底線。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