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是間諜窩?】

· 馮煒光專欄
broken image

FCC (香港外國記者會),其在下亞厘畢道前牛奶公司的會址即將於今年底租約到期,目前還未有是否再續的消息。有一說法:FCC被譽為間諜窩,且又曾經安排有「港獨」傾向人士去演講,故FCC一直不為特區政府所喜,至少本屆政府從來沒有問責官員出現過,反而高級公務員例如常任秘書長、處長偶而會出入。但他們都很低調,不是在那裡作演講,面向一眾外國通訊員(correspondent)及記者(journalist)闡述政策。這或許和FCC予個別人士是間諜窩的印象有關。Perception is Reality 有時這樣的感知,會害死人,或阻礙某些機構的發展。

據新聞界前輩所言,FCC確實曾捲入間諜風雲。話說1970年代初期,一份著名愛國報章的中層,便因為是FCC會員,在那裡結識了一名以該會會員身份作掩護的台灣間諜,最後被策反而逃到台灣。據說此事之後,願意參加FCC成為會員的愛國報章記者,少之又少。愛國媒體人士都對這「間諜窩」,避之唯恐不及。反而去年(2024)9月底,我國外交部駐港專員公署的發言人黃景瑞獲邀去了FCC演講。

但FCC確實是香港深化海外關係的重要場地。大家還記得2024年3月《基本法》23 條行將通過時,時任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罕有地旋風式訪港,而且其公開日程只包括會見兩個團體的理事,一個是香港美國商會,另一個便是FCC的時任理事會。會面內容沒有公開,但估計以大使之尊,總不會是專程來香港和理事們寒喧幾句吧﹗

FCC不單予中國人間諜窩的印象,連作家John Le Carre (約翰•勒•卡雷)於1977年出版的一部小說(注意只是部小說)The Honorable Schoolboy《榮譽學生》也以FCC 為背景。這部小說一開卷便是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的酒吧。這本小說講述英國MI6特工在香港進行間諜工作。你說大作家約翰是否拿FCC來開了個大玩笑﹗但作者本人確實於1959-1964年當他還是英國的外交官時被MI6吸收了,一面當外交官,一面當起間諜報,所以他筆下的間諜遠較虛構的占士邦更真實。

平心而論,FCC除了是在2020年前「出格」外,由1970年代初至今,還沒有出現過什麼間諜事件,且那件事也不關FCC 的事。至於威脅我國國家安全更談不上,至少在2019至2020年黑暴發颷時,FCC也沒有如個別教堂般把會所開放給黑暴休息或存放物資。FCC是所以予人上述印象是因為據前輩憶述的那件事,但必須強調可能是年代久遠,筆者無法在網上搜到相關資料,只能倚賴前輩的孤證。

至於當間諜最佳的掩護身份,當然離不開外交官例如大作家約翰本人的經歴,與及記者,因為記者是合情合理地「包打聽」,但也不能把記者尤其外國記者都當成是間諜,那他們便太寃了。再者,情報世界從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波譎雲詭;且任何國家都會有間諜潛伏別國,否則一旦情勢歪變,你連對方的情況也不掌握,那便太吃虧了。只是一般情況下,你的間諜不會對身處國家,攪什麼破壞,攪什麼「顏色革命」。

香港由於歴史原因,1997年前既是西方陣營一份子(因為是英國殖民統治),又是中國的南大門;當然會成為遠東諜報中心,東方的卡薩布蘭卡。 故內地的網站也說,「在業內,中國香港、葡萄牙里斯本、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被稱為全球“三大間諜之都”。而冷戰時期,中國香港、德國柏林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又被稱為全球“三大特務中心”。能同時被冠以全球“間諜之都”和“特務中心”的城市僅香港一家,可見香港在全球諜戰中的樞紐地位。」無怪乎,2013年10月時,我們迎來了一位非常特別的客人——斯諾登﹗

最後,逸談歸逸談,我們對任何有助香港深化聯通國際的機構,應實事求是對待。不做出格事的,我們歡迎其作為橋樑。做出格事的,自有法律利劍作出懲處。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