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法庭檔案 2025.08.25
絕密法庭檔案 2025.08.25
實時更新 | 黎智英案第一百五十三日審訊

16:41 散庭
16:29 黎智英明知有機會觸犯法例
辯方指黎智英曾承認自己會冒險「打擦邊球」,即使未清楚有關行為是否合法,亦指出黎智英明吞知於其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中與以色列前副總理Natan Sharansky作訪談有機會被視為勾結外國勢力,但並沒有停止有關訪問。
法官亦指出對法律無知不是辯護理由,需要理解文章本身是否超越對實質指控嘅連結。
15:40 繼續審訊
15:25 休庭
15:20 法官質疑SLACK的可信性
辯方提出通訊軟件SLACK有紀錄相關飯盒會的內容,指稱紀錄並未顯示任何具體的編採指示。但隨即被法官反駁指SLACK的記錄並不可靠,因為有關記錄並不完整。
14:43 多人指出黎智英曾下達「編採指示」
辯方辯稱張劍虹的證供可信性存疑,指其為唯一一位同案被告提到「編採指示」的人。然而,法官隨即糾正辯方律師,指出陳沛敏亦多次提及黎智英曾給予「編採指示」,只是張劍虹的證供相對更為詳細。
辯方進一步指出,張劍虹的證供中曾自稱未參與編採政策的制定,法官反駁稱,張劍虹的角色僅為傳話者,其責任是確保撰寫評論的人與黎智英的「編採指示」立場一致,並未直接參與編採政策的制定,而下達「編採指示」的實際上是黎智英本人。
14:31 繼續審訊
12:51 休庭
12:23 辯方狡辯指裁制個人不代表政府
辯方辯解指《國安法》第29條所指的罪行是針對香港或中央政府,而非個人或某位官員,並駁斥控方觀點,認為針對個人並不等同於針對政府。
法官對此提出質疑,並以制裁特首為例指出,若制裁是針對特首作為香港特區首長,其目的可能是為改變香港的政策。法官進一步表示,在裁定煽動刊物時,不僅需要參考《國安法》,還需考慮其他相關法例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此外,終審法院在解釋《國安法》的背景時,亦需綜合考慮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及立法期間的相關材料,而非僅限於《國安法》條文本身。
11:58 繼續審訊
11:19 小休
10:29 聲稱傳統媒體應有較大自由度
法官詢問辯方有關涉案161篇煽動性文章是否符合例外情況時,辯方辯稱其陳詞附錄表已清楚表明,無一篇文章具有煽動性。此外,辯方聲稱傳統媒體的出版自由與普通人言論自由有所區別,認為傳統媒體享有更大的自由度,並承擔監察社會的責任。
法官怒斥指文章內容提及要求制裁政府,而要求制裁並非新聞學,不屬提供資訊。辯方亦承認於國安法成立之前,黎智英曾提及請求制裁。
10:01 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