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移英求庇護 政客走數快狠毒】

· KOL 精選
Section image

英國改革黨(Reform UK)於2025年9月22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一系列針對移民的政策改革,聲稱若然執政,將全面收緊移民與福利制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廢除現行移民居留五年後可申請永久居留(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ILR)的制度,更改為以每五年續期的工作簽證取代,並將入籍所需居住年期由六年延長至七年。這些政策不僅針對一般移民,甚至明言涵蓋來自香港與烏克蘭的群體。這一切,聽起來像是英國政壇的一場精心編排的棋局,而移英港人,則是那枚被擺佈得恰到好處的棋子。

回顧2020年,英國保守黨政府高調推出BNO港人特別簽證計劃,宣稱是對香港民主自由的支持。當時的宣傳語言充滿人道主義色彩,彷彿英國是自由世界的燈塔,張開雙臂迎接所謂「壓迫的港人」。2021年1月,計劃正式實施,吸引部份港人移居英國,懷抱著對新生活的憧憬與對所謂「民主制度」的信任。然而,短短幾年後,風向急轉直下。英國工黨於2024年上台後,今年5月便提出將申請永久居留的年期由「5+1」變為「10+1」,大幅拉長港人取得定居資格的時間。如今改革黨更進一步,主張取消ILR制度,改以工作簽證續期,並延長入籍年期。這些政策的共同點是:不信任移民,尤其是那些可能「佔用福利資源」的群體。移英港人瞬間變成「潛在負擔」,這轉變之快,令人咋舌。英國政客的立場彷彿是根據選票與民意而定,港人的命運則隨之起舞。

英國改革黨領袖法拉奇(Nigel Farage)在記者會上明言,這些政策將涵蓋來自香港的移民。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港人不再是特殊的一群,而是與其他移民一樣,需接受「防範濫用福利」的制度設計。這種論述,無疑將港人從「政治盟友」降格為「政策對象」。英國政黨在不同時期,根據政治需要,將港人塑造成不同角色:需要爭取民意時,港人是「民主象徵」;需要打擊移民時,港人是「福利風險」。這種角色轉換的靈活度,堪比演員在舞台上的變臉技巧。港人成了英國政治的萬能工具,既可用來彰顯人道主義,也可用來鞏固保守派選票。至於港人自身的利益?那只是附帶條件,並非政策核心。

不少港人移居英國相信英國的民主制度能保障個人權利,提供穩定生活。然而,現實卻是:他們的居留權、入籍資格、福利待遇,皆被政黨當作談判籌碼,隨時可變。這種情況令人不禁懷疑:港人是否只是英國政壇的「一次性道具」?當初的歡迎儀式,不過是政治秀的一部分;如今的政策收緊,則是另一場選舉策略。更諷刺的是,那些移英港人原本一直指責香港政府的制度不是,最後卻在英國面對政治操控,成為他人手中的棋子。面對這樣的局勢,他們或許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定位。是繼續相信英國政壇的承諾,還是開始尋求更穩固的保障?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