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冠威自招惡果 「受害者」姿態無法掩飾亂港本質

筆者:路見筆評

· KOL 精選
Section image

近日,反中亂港導演周冠威於社交平台發文,大肆渲染自己在香港「難以獲得資金」、企業及機構「拒絕合作」,並將責任歸咎於本港的「自我審查」及「打壓異見」。他更刻意將香港與台灣比較,妄稱台灣「包容多元」,藉此詆毀香港。周冠威自曝曾執導黑暴紀錄片《時代革命》,現時無法在本地尋覓合作機會,甚至連中學校園亦拒絕其拍攝要求。

但事實擺在眼前,周冠威今日的處境,正是其長年「搞政治」、煽動對立的必然惡果。香港社會拒絕與其合作,並非所謂「打壓」,而是對社會責任的嚴肅堅持,防止其政治宣傳荼毒下一代。

以電影包裝亂港圖謀 惡行罄竹難書

周冠威早已背離創作初心,將電影淪為政治工具。他在《十年》及《時代革命》等作品中,刻意美化暴力、妖魔化執法者,肆意顛倒黑白、煽動仇恨,為「港獨」張目。這些作品不僅嚴重誤導公眾,更危害青年思想,禍害社會安定。多年來,周冠威與亂港分子如杜汶澤等人沆瀣一氣,其「合作」公司名稱公然引用黑暴口號,政治圖謀昭然若揭。從《時代革命》到新作《自殺通告》,其所謂「軟對抗」已淪為文化滲透,企圖以影像延續亂港餘毒。

最新作品《自殺通告》以學童自殺為題,預告片大打「控訴制度殺人」等字眼,表面關心教育議題,實則渲染社會絕望、散播負能量。青少年自殺屬高度敏感議題,任何負責任的創作人都應以正面訊息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然而該片卻將自殺歸咎於「制度」,甚至有誤導及煽動輕生之嫌。此等內容一旦流入社會,無疑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構成巨大危害。正因如此,香港業界與學界拒絕與其合作,實屬合情合理。

周冠威在社交平台抱怨資金困難與合作斷絕,實因其作品爭議極大,令香港機構望而卻步。他選擇以電影搞政治,今日局面,乃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維護國家安全 拒絕亂港創作

香港近年完善法治,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明確將「國家安全」納入審查範疇,正是為維護社會安定、保障市民利益。國際慣例亦然,歐美各國對煽動暴力、極端思想的影視作品均嚴格規管。周冠威的新作《自殺通告》已送交電檢處審查,鑑於其過往劣跡及作品內容,社會高度關注其對國家安全及青少年群體的潛在危害。世界衛生組織亦早已明確指引,媒體不應詳細描寫自殺方法,以免引起模仿效應。電檢處應嚴格把關,堅決杜絕危害國安、荼毒青少年的內容流入市場。

自作自受,社會理性選擇

周冠威抱怨無法在港獲得資金與合作,卻未曾反思自身長期以電影為亂港工具、抹黑香港的責任。今日為人所棄,正是自招惡果。香港社會需要弘揚正能量、促進團結的創作,而非包藏禍心、煽動分裂的亂港電影。創作自由必須以法治與國家安全為底線。全社會必須高度警惕,堅決支持執法部門依法履職,守護國安底線,維護香港長治久安。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