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國安教育不能空談理論 講故事學國安既生動又有趣】
【推廣國安教育不能空談理論 講故事學國安既生動又有趣】

10月11日,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出席了由香江智滙主辦的「國安教育理論與實踐」論壇;在致辭期間,張副司長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大講故事,去示範如何可以藉講故事的既生動又有趣方式,去向普羅市民推廣國家安全教育。事實上,推廣國安教育之宗旨非常簡單明確,就是旨在提高公眾的國家安全意識,藉此增強其防範和抵禦安全風險的能力,並同時培養並增強他們對國民身份認同。
正如張國鈞副司長在論壇上正確地所言,在推行國安教育日時,若對象是知識分子或專業人士,便可以選擇以一些比較專業和學術的方式,去與對方進行討論和交流。然而,當面對普羅市民大眾或青年學生時,推行個安教育的方式便必須作出適當的調教;以說教和教授複雜深奧的理論去對一般公眾人士推廣國安教育,受眾一般難以感到興趣,及相反地只會感到沉悶,甚至產生抗拒之感,令推廣最後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要有效與不同的人士去溝通,便需要因應對方的背景、程度、興趣,去適當地「對症下藥」;否則,結果只會是事半功倍,甚至到最後徒勞無功。
張副司長之提出為了令國安教育要有效果,就要多動腦筋,嘗試多找一些「有畫面」的事例和故事,令受眾「有反應、有感覺」,正是非常符合實際需要;放眼國際,在地緣政治下,現時全世界也紛亂,只要有留意國際新聞,便可以察覺到在世界各地都有關國家安全的素材,甚至可以形容為俯拾皆是。
張副司長也即場和大家分享了兩個一般人也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去說明如何以故事方式去進行國安普法。第一個就是魔鏡的故事,就是白雪公主後母擁有的那一塊「魔鏡」;張副司長詳述了在「魔鏡」之下,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和政治人物的本性如何即時無所遁形兼。表露無遺。
至於第二個故事,則是《國王的新衣》;張司長將故事中的國王,比喻為今時今日別有用心的西方國家,他們紛紛收緊各自的國安法律、擴大限制範圍,兼視中國為敵人,及任何與中國的聯繫皆為國安威脅。然而,在另一方面,那些持著「雙重標準」的西方國家卻對香港特區的國家安全法律不斷醜化,這充斥著大家常說的雙重標準。 在國際社會上,由於所有人都對那些西方政府噤若寒蟬,震懾於其霸權,故紛紛不敢站出來主持公道,也因而無人敢直斥這些卑鄙無恥的所謂民主國家之偽善及「雙重標準」,而這便等於在故事中除了那位正直、敢言的小孩子外,便沒有任何人膽敢踢破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的謊言,
要在民間有效地推動國安教育,特區政府可以定時舉辦一些國安故事創作比賽,鼓勵參賽者 以改編經典童話故事的方式,在故事內容中加入國安元素;正所謂「高手在民間」,以此方式去徵集推動國安教育的故事, 發動全民對這方面集思廣益,正是最好不過。 對於國安故事創作比賽中收集得來的作品,特區政府可以從中揀選其中一些適合的,改編成為話劇,在校園推行話劇比賽;在個別學校勝出的隊伍,可以晉身全港國安話劇比賽決賽。也可以將這些話劇的比賽過程錄影下來,再交由電視台播放。相信在以上一連串方式的推動下,國安教育可以在全香港各個階層也掀起關注,甚至熱潮。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