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 普通科門診今起改名「家庭醫學門診」|聚焦健康篩查 慢性疾病預防】
【本地新聞】【 普通科門診今起改名「家庭醫學門診」|聚焦健康篩查 慢性疾病預防】
·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及家庭醫學專科門診服務由今日(10月11日)起統一命名為「家庭醫學門診服務」,74間普通科門診診所及社區健康中心正式改名為「家庭醫學診所」及「家庭醫學綜合中心」。
聚焦照顧弱勢社群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醫管局家庭醫學團隊會聚焦照顧弱勢社群,成為他們的家庭醫生,以家庭醫學服務模式提供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除診治症狀相對較輕的偶發性疾病外,團隊會更聚焦為他們提供個人化的健康篩查、慢性疾病預防及管理、疫苗接種,以及健康教育等服務。
醫衞局副局長范婉雯指出,這次改革標誌社區醫療網絡進一步強化,象徵香港基層醫療改革踏入新里程。她強調,改革並非只限於名稱,也代表服務理念和模式的轉變,突顯基層醫療服務以家庭醫學概念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和以預防為重的發展方向,讓弱勢社群享有預防性和全面的基層健康服務。
服務全面持續
中心採用團隊式協作,由護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專職醫療人員組成團隊,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正式命名可以突顯反映家庭醫學服務的全面和持續性。
普通科門診診所由以往集中治療偶發性疾病,至現時提供慢性疾病管理和篩查預防,豐富整體家庭醫學服務。醫管局稱,現時普通科門診診所事實上已奉行「家庭醫學模式」,不再限於「睇街症、輕微傷風感冒」。
醫管局家庭醫學診所及家庭醫學綜合中心會由基層醫療署統籌,連同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均會掛上全新設計的基層醫療署標誌。
醫管局提醒病人,改名後並不影響原有服務與收費,就醫門檻及收費模式均不變。慢性疾病覆診病人應繼續按原定覆診日期,帶備原有覆診文件到原定診所應診;偶發性疾病病人則可繼續使用「HA Go」手機應用程式或電話預約系統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