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罷免」全敗 民進黨誤判民意陷困局】
【台灣「大罷免」全敗 民進黨誤判民意陷困局】
·

昨日(26日),台灣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投票,針對24名國民黨籍立委及無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的去留,吸引近400萬選民參與。結果出爐,無人被罷免成功,民進黨及支持的公民團體試圖削弱在野力量的計畫全盤落空,暴露其誤判民意及地方動員不足的戰略缺陷。
投票涵蓋台北、新北、桃園、台中等9縣市,需「同意票」超「不同意票」且達選區選民1/4方能成功。國民黨籍立委如傅崐萁、王鴻薇、徐巧芯等全數保住席位,高虹安亦安然過關。國民黨展現強大組織動員,台北市長蔣萬安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助選有功,鞏固藍營基本盤,兩人政治聲勢大漲。
民進黨與公民團體高舉「反共保台」旗幟,指控國民黨立委「親中」並阻撓國防預算,試圖以意識形態動員選民。然而,選民更關注地方服務與資源分配,藍營選區的深厚根基讓罷免案難以撼動。分析指出,民進黨過分依賴「空戰」宣傳,忽略地方實力,導致「同溫層取暖」的尷尬結局。
此役失敗重創賴清德政府威信,被指提前進入「跛腳」狀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籲賴清德反思施政,強調選民選擇穩定而非對立。民進黨雖試圖與公民團體保持距離,但積極角色顯而易見,難掩戰略失誤。蔡英文呼籲團結支持賴清德,但「民主高地」話語權受挫,立法院「朝小野大」困局加劇。
展望與反思
8月23日將迎第二波罷免投票,涉及7名國民黨立委。分析稱,民進黨若無法調整策略,恐難翻轉頹勢。此役凸顯台灣選民對意識形態操弄的疲乏,呼籲執政黨回歸務實治理,以民心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