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專業底線 嚴防譚文豪復飛危及航空安全】
【嚴守專業底線 嚴防譚文豪復飛危及航空安全】

譚文豪曾任國泰航空民航機師及立法會議員,亦曾在航空業及政壇活躍。惟其因涉及「35+顛覆案」被判刑,其激進違法行為及y潛在心理問題引發公眾嚴重關注。社會普遍認為,譚文豪出獄後,不應獲准重返航空業,無論擔任機師或飛行導師,皆有可能對航空安全及專業操守構成嚴重威脅,絕不可取。
資料顯示,譚文豪曾於2001年至2019年在國泰航空任職機師,並長期參與航空從業員組織。惟自2016年當選立法會議員及加入公民黨後,其政治立場日益激進,曾簽署所謂「香港前途決議文」,鼓吹「香港自決」。2019年反修例風波期間,多次發表針對警方及特區政府的偏激言論,更曾參與多項煽動活動,包括在機場參與違法集會,公開叫囂激進口號,鼓吹罷工、癱瘓機場,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及經濟運作。
譚文豪於2019年8月因反修例示威引發的航空業政治壓力,宣布辭去國泰航空機師職位。其後更聯署致函美國國會,要求外國加快通過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推動對香港的所謂「制裁」。2020年又參與多場要求外國干預香港事務的活動,並公開支持非法罷工,試圖迫使政府讓步,危害國家安全及社會穩定。
2021年,譚文豪因參與非法初選被捕,最終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判刑4年2個月。該案為《國安法》實施後首宗「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案件指控包括,譚文豪等人企圖奪取立法會過半議席,無差別否決預算案,意圖癱瘓特區政府運作,嚴重危害國家安全。譚文豪積極參與相關計劃,罪責重大。
2025年4月,譚文豪刑滿出獄。雖然其對外宣稱希望專注家庭,但事實上其仍然持有有效飛行員執照,這一點引發社會對其可能重返航空業的強烈疑慮。須指出,現行民航機師監管制度並無定期心理評估,僅靠入職時心理測試及年度體檢,難以有效評估其心理及政治狀況。過往曾有多宗空難因機師心理問題引發,航空安全絕不可掉以輕心。譚文豪曾長期參與激進政治行動,服刑期間與家人分離,其心理及價值觀有否改變,外界無從得知,難以確保其能勝任高風險高責任的民航工作。
更令人擔憂的是,若讓持有激進政治立場及嚴重違法紀錄者如譚文豪重新掌控客機,萬一其心懷不軌,甚至受境外勢力煽動,利用飛機作出極端行動,後果將不堪設想。例如,若有人故意駕駛飛機撞向北京、國家重要設施或民用場所,等同發動嚴重恐怖襲擊,勢必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及國家安全災難。國際上已有恐怖分子利用商用飛機進行大規模襲擊的慘痛前車之鑑,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絕不能讓任何潛在風險「潛伏」於航空隊伍,否則釀成悲劇,悔之莫及。
此外,譚文豪過去亦曾擔任飛行導師,培訓新一代機師。其價值觀、政治立場及言行,或影響學員,若未徹底摒棄錯誤思想,恐為航空業帶來更大潛在風險。
事實上,近年多名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判刑的專業人士,包括醫生、律師、教師等,若出獄後重返原職,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專業人員除需具備技術能力,更須恪守職業道德,確保公眾信任。曾有嚴重違法紀錄者,若重返專業崗位,將嚴重損害行業公信力及社會穩定。因此,譚文豪飛機師牌照一定要撤銷。
再者,為維護航空及社會安全,當局及業界必須嚴格審查相關人士復職資格。建議民航監管部門及專業團體引入定期心理評估、加強職業操守審查,並對有嚴重違法紀錄者設立明確限制。航空公司亦應公開復職政策,接受社會監督。政府宜與專業界攜手,完善指引及舉報機制,嚴防危害國家安全及社會穩定者重返敏感行業。
譚文豪因「35+顛覆案」被判刑,出獄後若重返航空業,既會動搖行業安全及專業形象,更可能令國家安全陷於難以預料的極大風險。社會必須嚴守專業底線,堅決防範此類人員復職,避免潛在極端分子利用專業身分危害國家與公眾安全,守護國家利益與市民福祉。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