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鰂魚涌二戰炸彈 六千居民疏散 警方通宵拆彈料下午完成】
【鰂魚涌二戰炸彈 六千居民疏散 警方通宵拆彈料下午完成】
·

鰂魚涌濱海街16至22號一個地盤,9月19日中午發現一枚二戰時期遺留的美軍AN-M65型空投炸彈。該炸彈長約1.5米,重約1000磅,內含約500磅TNT炸藥,外殼完好無缺,彈身設有引信,爆炸品處理課人員評估其性能仍然良好,威力與80年前近乎一樣,具有極高危險性。
由於炸彈年代久遠,穩定性成疑,當局決定即場進行拆彈程序。為確保公眾安全,警方緊急疏散附近18幢商業及住宅大廈,包括新威園、太古坊二期、港島東中心等,涉及約1900戶、估計6000名居民。警方派員逐家逐戶拍門兩次,並首次出動無人機在高空以中英文廣播,呼籲居民撤離。談判組人員亦協助解釋疏散安排。
至9月20日凌晨12時45分,所有居民已成功疏散,警方共協助2887人離開現場,其中463人入住11個社區中心,其餘居民自行安排住處。民政事務總署開放15個臨時庇護中心供有需要居民過夜。疏散期間,有長者感到不適需送院檢查。
爆炸品處理課於凌晨2時在三號風球下展開拆彈行動,進行切割炸彈外殼及銷毀炸藥程序。警方擴大封路範圍,介乎芬尼街至華蘭路之間的英皇道東西行全線封閉,華蘭路及部分內街亦須封閉。鰂魚涌港鐵站A及B出入口暫時關閉,但港島線及將軍澳線維持正常服務。
交通方面,共有21條巴士日間路線需要改道,主要改經東區走廊。電車來往筲箕灣與堅尼地城、上環及跑馬地的服務暫停。運輸署呼籲市民避免前往受影響地區。
警方表示,切割炸彈程序需時數小時,隨後進行炸藥銷毀,預計整個拆彈過程需時約12小時。消息指,人員已成功鋸開炸彈外殼,正在銷毀內部炸藥,預計9月20日下午2時前可完成整個拆彈程序,力求盡快恢復市面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