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陰霾未散 美地方官員訪華護出口】

· 國際
Section image

在中美經貿關係起伏不定之際,美國多州地方領導人積極展開自主外交,近期先後訪華以維繫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市場的出口管道,力圖保護本地就業並為未來復蘇鋪路。

華盛頓州商務廳主任阮卓(Joe Nguyen)本周出席上海進口博覽會(進博會)期間表示:「我相信局勢終會趨於平穩,那時我們預先建立的夥伴關係和人脈,將使我們在復甦重建之路上事半功倍。」這是他自2019年以來首次訪華。華盛頓州作為波音公司重要製造基地,中國是其最大出口市場,主要出口品類包括航空航天產品和農食產品。

阮卓周四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進一步指出:「一旦因為地緣政治問題失去貿易夥伴,就很難再挽回。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挺身而出、穩住這些關係。」他在進博會期間會見地方官員和企業代表。

幾周前,俄勒岡州參議院議長瓦格納(Rob Wagner)率團訪問中國十個城市,並會晤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瓦格納對中國官媒表示,俄勒岡州仍致力於對華合作。中國是該州第二大出口市場。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Sean Stein)周四告訴彭博電視台:「我看到一些州長開始焦慮了。」他指出,上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美中企業間商業往來已開始增多。該組織估算,近百萬美國就業崗位依賴對華出口。

地方外交推進之際,中美國家層面亦推出實質緩和措施。中國宣布暫停對稀土等關鍵礦產的出口管制,並解除對部分美國農產品的報復性關稅;美國則降低部分中國進口商品關稅,並延長關稅豁免期限。這些措施將於2025年11月10日起陸續生效。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地方層面主動維繫關係有助緩衝衝擊,並為潛在回暖預作準備。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