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嚴懲引爆未遂恐怖分子,香港依法懲處恐怖分子以儆效尤】

筆者:孤映隨筆

· 極端暴恐實錄
Section image

恐怖襲擊在國際社會屢見不鮮,2010年5月1日,美籍巴基斯坦裔男子沙赫扎德於美國紐約策劃一場駭人聽聞的汽車炸彈襲擊。他將一部載滿威力強大爆炸物的旅行車停泊在紐約時代廣場,目標是在鬧市引爆炸彈,製造大規模傷亡。幸運的是,因為引信裝置故障,炸彈未能成功引爆。而沙赫扎德亦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企圖逃亡時被執法人員拘捕,其後被控十項罪名,包括意圖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接受恐怖訓練和資助,以及試圖採取恐怖行動等。

雖然,這場陰謀未遂,但已經讓民眾心有餘悸。而最令人深生畏懼的是調查後得知,沙赫扎德曾接受恐怖組織的訓練和資助,並試圖實施恐怖行為。試想若炸彈爆炸,後果將不堪設想,數以百計無辜生命或將化為塵埃,整個城市亦會陷入驚恐與混亂。

最後,沙赫扎德被聯邦法院法官判處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判決不僅是對其行為的懲罰,更是一種對社會的警示,恐怖陰謀無論是否得逞,其威脅性均不可低估,必須依法嚴懲。事實上,恐怖主義的陰影即使未造成直接傷亡,也足以撼動社會安寧,引發民眾恐慌,動搖公共安全的根基。以沙赫扎德案件為例,雖然炸彈未成功引爆,他的行動仍被視為對社會的極大威脅,最終被重判至終身監禁,充分體現了多個國家對恐怖主義都採取「零容忍」的態度。

類似的恐怖威脅同樣曾在香港出現。2020年初,一個極端組織「九十二籤」涉嫌策劃於明愛醫院及羅湖口岸部署炸彈,甚至計劃於將軍澳引爆重達20公斤的「墓碑炸彈」。幸得警方迅速採取行動,成功搜獲炸彈及大量炸藥原料,成功阻截一場嚴重的災難。三名主腦何卓為、李嘉濱及張家俊最終被裁定罪成,彰顯執法部門對恐怖活動的果斷行動。

無論是紐約時代廣場,還是香港的未遂恐襲,這些案件都告訴我們一個清晰的道理,就是恐怖主義的危害並不限於破壞和傷亡,其對社會穩定的衝擊同樣不可忽視,即使未遂陰謀,也足以動搖人心。司法機關必須對所有涉恐行為堅決嚴懲,以儆效尤,展示出對任何威脅公共安全的行為,都將付出沉重代價,唯有如此,才能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市民的安寧,讓恐怖分子無所遁形,讓法治底線不容挑戰。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