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暗裝追蹤器查 AI 晶片非法轉運中國】
【美國暗裝追蹤器查 AI 晶片非法轉運中國】

美國當局近日採取了一項秘密措施,對部分被認為存在高風險的高階AI晶片貨物安裝位置追蹤裝置,目的是阻止這些貨物在運輸過程中非法轉運至中國等受出口限制的地區。據多位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此舉旨在加強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管制,並確保美國的出口規範不被違反。
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此類追蹤器僅適用於正在接受調查的特定貨物,相關執法行動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主導,並可能涉及國土安全調查局(HSI)及聯邦調查局(FBI)。雖然這些機構拒絕對此事作出評論,但追蹤器的安裝方式多樣,有時需要法院的授權令,有時則僅需行政批准。一些不涉及調查的公司可能會被告知追蹤器的安裝,但也有可能未被告知。
追蹤器的應用與過往案例
追蹤器作為執法工具的應用歷史悠久,早在1985年,美國海關便曾透過追蹤設備截獲受出口管制的物資。近年來,隨著中國在軍事現代化及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美國更是加大了對晶片等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特別是2022年開始,美國對Nvidia、AMD等公司的高階晶片出口至中國實施了更嚴格的限制。
消息人士指出,這些追蹤器通常隱藏於伺服器包裝內,甚至直接內嵌於伺服器本身。部分中國的晶片轉售商已經意識到這些設備的存在,並會在運輸過程中仔細檢查包裹是否被安裝追蹤器。
中美科技博弈的延伸
中國方面對於美國的出口限制及追蹤器的使用表示不滿,認為這是美國打壓其科技發展的一部分。中國網信辦近期曾召見Nvidia,對其晶片可能存在“後門”的風險提出關切,但Nvidia強烈否認相關指控。
據了解,美國執法機構已通過追蹤器等技術手段成功查明部分AI晶片的非法轉運路徑,包括經由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阿聯酋等地轉運至中國。然而,追蹤器的使用頻率及具體部署方式仍是高度機密。
這起事件不僅反映了中美在科技領域的激烈競爭,也揭示了現代執法手段的複雜性與爭議性。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國際間關於出口管制的博弈或將更加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