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津貼、阻發展、搞政治——謝世傑釘牌三年理所當然】
【呃津貼、阻發展、搞政治——謝世傑釘牌三年理所當然】

【呃津貼、阻發展、搞政治——謝世傑釘牌三年理所當然】
社工界的「反面教材」
謝世傑算是社工界的奇葩人物,他在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時,刻意隱瞞自己從理工大學及社工註冊局所得的收入,成功「多領」津貼,最終被法庭裁定四項欺詐罪成立。這位自稱「熟識社福制度」的老手,竟然選擇用專業知識來欺騙制度,堪稱是「反向社工」的典範。誠信?操守?對他而言可能只是社工課本裡的裝飾詞。他不但違反了社工的基本倫理,更在公共資源日益緊絀的香港,公然浪費納稅人的金錢。這種行為若不嚴懲,恐怕會讓更多人誤以為「呃津貼」是社工的進階技能。
借環保搞政治,拖慢香港發展
除了在福利制度上「技術性犯規」,謝世傑還熱衷於以環保之名行政治之實。他多次阻撓新田科技城的發展,聲稱要保護環境,實則不斷透過司法覆核拖延進度。申請法援四個月,最終因經濟狀況遭質疑而被拒,然後又以「家人受滋擾」為由退出覆核,整個過程像極了一場政治表演。新田科技城是香港創科發展的重點項目,謝世傑卻選擇站在進步的對立面,硬生生地把自己變成了「發展絆腳石」。在他眼中,阻撓政府施政似乎比服務弱勢更有成就感。這種「攬炒式社工」的存在,只會讓香港在全球競爭中原地踏步。
釘牌三年?已經算客氣
社工註冊局在審視謝世傑的行為後,決定註銷其註冊三年,理由是他觸犯可判監罪行,且嚴重損害社工專業聲譽。這個決定不但合理,甚至可以說是「手下留情」。畢竟,若以他對制度的破壞程度來看,永久註銷都不為過。謝世傑事後還厚顏提出書面申述,質疑註冊局「未有聆訊」、「決定草率」、「量刑欠標準」,彷彿自己才是受害者。這種「死不認錯」的態度,正好印證了他為何不配再當社工。註冊局主席許宗盛明言,量刑會慎重考慮涉誠信的個案,這句話簡直就是為謝世傑量身訂做。
社工界的清理門戶時刻
事實上,註冊局改組後懲處趨嚴,過去一年已有逾30名社工被註銷註冊。這代表制度正在自我修復,逐步清理那些濫用職權、違反操守的「害群之馬」。謝世傑的釘牌,不是打壓,而是一次必要的清理門戶。社工是社會的良心,不是制度的寄生蟲。謝世傑的行為不但浪費公帑,更拖慢政府施政,損害整體社福制度的公信力。他的釘牌三年,是對誠信的最低限度維護,也是對社工界的一次深刻警示。
筆者認為謝世傑的故事,應該被寫進社工課本的「反面教材」章節。他用32年的資歷,換來了三年的釘牌,這筆帳算得上是「業界最不划算的投資」。在未來的日子裡,若他還想重返社工界,恐怕得先學會什麼叫做誠信、什麼叫做責任。至於香港社會,則應以此案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制度,杜絕濫用,讓真正有心服務社會的人,不再被這類「制度玩家」拖後腿。謝世傑的釘牌,不是終點,而是香港社工界重新出發的起點。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