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日本侵華事實|不讓慘痛歷史重演】

· 林伯強專欄
Section image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早前宣布,特區政府會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以正確歷史觀為基礎,讓巿民更深刻、更全面了解抗戰歷史。例如,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會分別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籌辦大型專題展覽。

次,香港電影資料館也會連同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舉辦電影觀賞活動,供巿民免費觀賞以抗戰為題的電影。政府也會開設專題講座、書籍展覽、圖片展覽等,讓大眾了解抗戰勝利的重大歷史意義,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再者,旅遊事務連同漁農自然護理署正優化具抗戰歷史意義的遺跡徑,包括城門戰地遺跡徑和鹿頸戰地遺跡徑。另外,政府會結合有關抗戰勝利主題的學生和青年內地交流團,再配合本地的抗戰歷史實地考察、展覽、參觀學習等,進一步培養學生和青年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愛國精神。

,面對鐵證如山的日本侵華歷史,部分日本官員卻予以否認。日本政府中的一些自民黨成員,例如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和安倍晉三,都曾參拜過備受爭議的靖國神社。此外,一些日本歷史教科書僅對各種戰爭罪行只提供簡要的提及,另有一些自民黨黨員否認了日軍暴行,例如否認日本政府直接參與架婦女充當「慰安婦」。

面對戰侵略其他國家的歷史,日本予以否認,但德國卻能夠反思並改過,戰敗後徹底否定納粹主義,最後獲得世人的原諒,並成為現時歐盟的領頭國家。雖然日本政府對侵華事實死不悔改,但日本民間卻能反思其過,並與中國人民進行交流活動,為中日兩國締結友好關係。

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發表80周年,公告旨在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當天,「珍愛和」中日民間交流活動在日本立命館大學舉行,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受南京出版社委託,向日本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捐贈《世界憶名錄 – 南京大屠殺檔案》共20冊,這是《南京大屠殺檔案》首次完整入藏日本高校。吳先斌表示,圖書是社會公器,通過圖書可以更好究南京大屠殺歷史,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另外,國際和平博物館館長君島東彥表示,這些檔案資料為我們今後研究工作提供素材,太有必要了。

回顧歷史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後在全城進行了40多天血腥屠殺,殺害中國平民和戰俘達30餘萬人。還大肆搶劫和縱火,燒毁全城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屋。城內屍骨縱橫,瓦礫成山。一個月內,南京城內受辱婦女達8萬人之多,連女孩和老婦都不能倖免,許多中國婦女慘遭蹂躪後又被殺死。在南京,日本兵以殺人為樂,竟然展開了「殺人比賽」。日軍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野蠻、最可耻的暴行記錄。

現時,香港大戲院正上映《南京照相館》,影片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一群平民在戰亂中進照相館避難,並冒險揭露日軍晎行的故事。我們可以藉着觀看影片,更深認識日軍侵華歷史,不讓慘痛歷史再度重演。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們回顧歷史是要以史為鑒,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