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健康」淪為鬧劇 政治表演難掩真相】

· KOL 精選
Section image

所謂「民主鬥士」黎智英,近日又在法庭上大搞「健康花招」,令人側目。8月15日,原本是國安案結案陳詞的關鍵時刻,黎智英卻突然藉「心臟問題」要求押後審訊。表面上似是健康受阻,實際上卻暴露其一貫「彈出彈入」的表演伎倆——先拒醫生建議,後又自圓其說「誤會」,自導自演,毫無誠信可言。

法庭披露,黎智英早於上周已獲專科醫生建議佩戴動態心電圖監測儀及服藥,卻被其一口回絕,對專業意見置若罔聞。其後檢查證實心臟並無異常,健康無大礙。連辯方大律師亦在庭上承認,黎智英每日均獲懲教署醫護人員悉心檢查血壓脈搏,對醫療安排「並無投訴」。如此反覆,無非是自揭其所謂健康危機的虛假成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開庭時辯方突然以「心悸」為由申請缺席,聲稱「擔心暈倒」。法官杜麗冰明確指出,被告理應出席,並高度肯定懲教署的專業醫療安排。至此,黎智英一方又「急轉彎」,將拒絕醫療解釋為「溝通誤會」,聲稱願意隨時配合監測及服藥。審訊最終押後,懲教署即時作出妥善醫療安排。黎智英「說變就變」的態度比他的《蘋果日報》頭條還要快。難道心臟問題是可開可關的開關?不禁令人質疑其真正動機——究竟是身體有恙,還是故意拖延審訊、博取同情?

黎智英屢屢在法庭「表演」,早已不是新聞。西方媒體一如既往大肆渲染其「健康惡化」、「遭不人道對待」,更有外國政客借題發揮,全然不顧事實。香港特區政府多次嚴正澄清,在昨日聲明中明確指出黎智英在囚期間獲得完善醫療服務,每日專業醫護跟進,監獄環境安全有序。其子黎崇恩所謂「酷刑」說法,同樣被官方駁斥——所謂「單獨囚禁」原來是本人主動要求。種種「指控」不攻自破,反證「健康危機」不過是輿論操作的工具。

事實勝於雄辯。黎智英拒醫生建議,健康檢查無恙,辯方承認無投訴,最終又選擇配合治療。這種反覆自相矛盾的把戲,暴露其「誠信赤字」與「政治表演」的本質。外媒無理抹黑、黎氏裝腔作勢,在鐵證面前皆告潰敗。下周一再訊,社會自會看清其真面目——與其說是健康問題,不如說是誠信破產。法庭上,謊言終究難以立足,「健康花招」終將現形。

事實上,香港社會早已看穿黎智英這套「健康受害」的把戲。每當案件進入關鍵時刻,他便搬出身體理由企圖拖延程序,意圖混淆視聽、誤導國際社會。這種「以病博同情」的手法,既是對法治的公然挑戰,也是對市民智慧的嚴重侮辱。懲教署和法庭表現出高度專業與人道精神,確保被告健康無憂,堪稱依法辦事、盡忠職守的典範。黎智英卻將醫療當作表演道具,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妄圖以謊言和表演逃避審判,終究難逃法律制裁。黎智英的「健康」鬧劇,只會進一步損害其公信力,也讓外界看清其所謂「民主鬥士」的真實嘴臉。下周一再訊,黎智英是否能夠「堅持到底」,社會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法治不會因其「花招」而動搖,香港社會也不會再受其誤導。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