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出席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

· 港聞
broken image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7日)聯同多名司局長,包括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到紅磡馬頭涌官立小學出席2025年《施政報告》首場地區諮詢會,與超過110名地區人士面對面交流,廣泛聽取意見,為9月即將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收集民意。李家超表示,自己成長於紅磡土瓜灣一帶,回到此地倍感親切,形容「心裡充滿激情」,強調政府政策必須「接地氣」,與市民需求對接,共同打造關愛共融的香港家園。


市民關注房屋與經濟 政府「做大個餅」回應民生

諮詢會上,地區人士積極發言,涵蓋房屋、經濟、青年發展、少數族裔就業及生育率等多個議題。油尖旺區居民關注「簡樸房」規管制度,擔心劏房業主因改裝單位而提高租金,加重基層負擔,建議政府向符合入息條件的住戶派發消費券,以減輕生活壓力並刺激經濟。非政府組織代表則指出,本港僅約3000個青年宿舍單位,僅滿足20至30歲青年人口的0.4%需求,呼籲增加宿位數量,並為青年宿舍居民提供置業或居屋白表申請優惠,促進青年置業夢想。


超回應時強調,政府政策從宏觀出發,致力「做大個餅」,讓全港市民受益,同時亦會兼顧個體需求,確保「每個人的餅都能做大」。他表示,地區意見對政策制定至關重要,政府將透過18區區議會、三會及關愛隊等平台,推動地區治理,確保政策落地生根。


鼓勵生育政策獲讚

在生育率議題上,市民熱烈討論,視為政府近年德政亮點。有市民關注香港低生育率問題,建議政府舉辦相親活動,協助年輕人結識志同道合的伴侶,促進婚姻與生育。金融界人士亦建議透過免稅額、補貼外傭費用等措施進一步刺激生育。李家超對此表示高度重視,強調政府已推出多項鼓勵生育的「組合拳」,包括「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托兒服務、退稅免稅及新生嬰兒獎勵金等,這些政策旨在為年輕家庭減輕負擔,創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展現政府對提升生育率的決心與實際行動。


裔與青年就業挑戰 政府承諾打造多元環境

少數族裔幼稚園女教師分享了族群在就業市場面對的語言和文化障礙,特別提到穿頭巾的女性常因外貌被拒聘,呼籲政府打造更公平多元的就業環境,並提供補習支援以提升少數族裔學生的競爭力。建造業界代表則反映,疫後經濟下行導致工程量減少,青年就業困難,建議政府為私人發展商提供稅務寬減或低息貸款,加快工程進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李家超時承諾,政府將簡化審批程序,推動「拆牆鬆綁」,為金融及建造業等行業注入活力。他亦表示,少數族裔的融入是政府重點工作之一,已有少數族裔參與關愛隊等措施,未來將繼續優化支援,促進共融。


創新與建議 為地區發展注入新動力

市民提出多項創新建議,包括短期撥出行人路予街頭表演者使用、設立社區創新實驗室以放寬版權規限,以及將空置街市改為長者健康活動中心等。演藝界人士建議在香港設立「文化一條街」,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內地城市看齊。測量界學生則關注北部都會區及舊區重建進度,促請政府提供明確時間表,以增進行業信心。


李家超表示新實驗室及地區場地使用的建議具啟發性,將交由18區區議會及三會研究,因地制宜推進。他強調,地區治理需因應各區特色靈活調整,確保政策切合實際需求。


地區治理與並重 共建美好香港

諮詢會參與者包括區議員、三會委員、地區青年及婦女組織成員等,意見涵蓋多個民生範疇。李家超重申,政府作為政策「供應方」,必須聆聽市民聲音,確保政策與需求對接。他表示,諮詢會是「下情上達」的重要平台,期望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建立關愛共融的香港。


《施政報告2025》公眾諮詢已於上月16日展開,今日的地區諮詢會為首場活動,未來將繼續走進不同地區及界別,廣納民意,為9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供堅實基礎。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