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堅守全面依法治港之精神 全力回應兼抵禦一切外來干擾】

· 龔靜儀大律師專欄
Section image

在當前國際形勢變化及地緣政治下,香港作為奉行普通法的地區,堅持依法治港之法治原則一直備受外界高度關注。近日,美國國會部分議員與西方壓力團體再次大肆發聲,呼籲對審理國家安全案件的香港法官施加制裁。這種做法不僅構成對香港司法獨立之不當攻擊,更涉嫌對備受《基本法》保障的「一國兩制」原則及司法獨立精神作出無理抹黑。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地法律界近期一場論壇上,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副庭長麥機智法官對四方八面的失實批評作出斬釘截鐵的回應,明確闡述香港司法體系對於依法進行獨立審判的一貫堅定不移兼迄立不倒立場及決心。

麥機智法官在論壇上直言,對於質疑香港司法獨立性的聲音,實質是企圖藉制裁等卑劣手段,向法官施加額外壓力,藉此去干擾法官履行其審判職責。他指出,這雖非金錢收買,卻也屬於以威嚇方式去企圖干擾司法公正,甚至試圖迫使法官辭職或改變裁決方向。從法律角度而言,如此做法也屬為法, 有機會干犯企圖妨礙司法公正之控罪。

麥法官也強調,香港法官根據《基本法》第八十五條,去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絕不會因任何外來壓力而動搖;而公眾大可放心,法庭會一如既往,嚴格依據法律和證據作出公正判決。這番言論展示了香港司法界的專業精神與堅定信念。

回顧過去數年,香港法院曾審理多宗備受社會關注的案件,包括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貪污案等。相關案件均以公開、透明的程序審訊,並經上訴機制審查;凡此種種,皆充分體現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法治精神。這些案例充分證明,香港法院不論案情性質,均能堅守依法辦案原則。

同場出席的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杜淦堃亦發表看法,他直指制裁已成為香港法治面臨的重大挑戰。他認為,部分外國人士以制裁為手段,聲稱可「協助」香港,但實際上非但無益於法治發展,反而可能損害司法穩定。他以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為例,強調倘若連國際知名學府畢業的司法領袖都遭制裁,將嚴重影響司法專業人才的任命與體系運作。這一觀點,充分突顯了對法官制裁之做法的荒謬兼不合理之論據。

麥機智法官同時主動提及近年一宗涉及集會的案件,強調判決乃基於普通法原則及對相關法例的準確詮釋,並非外界所謂的「意外」或「漏洞」。他重申,法院審理任何案件均嚴守程序公義,不受外界評論或壓力左右。這不僅體現法官團隊的專業自信,亦為廣大市民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此外,國際機構如世界正義工程(WJP)亦會定期發表全球法治指數香港的整體排名仍然領先亞太地區,及在廉政指標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總結來說,儘管面對外來干擾與壓力,香港特區政府及法律界始終堅定維護「一國兩制」及法治核心價值。所謂制裁聲音,只會更突出部分外部勢力的雙重標準及霸權主義,但如此失當兼霸凌行為卻絕對不會令香港的司法獨立有任何動搖,也不會影響只是從考慮案中證據去判案的香港法官, 他們全都會堅守司法制誓詞 去對所有案件秉公辦理; 面對被外國政府制裁的威脅,他們定會本著不偏、不倚、不枉、不縱、不畏強權、大公無私的「無我」精神,去捍衛香港法治。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穩定發展有賴於法治保障,故社會各界理應攜手去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施政,藉此去共同守護香港的繁榮及獨立兼大公無私的司法制度。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